第53章 包羅萬象的遊戲內容(1 / 2)





遊戲中的每一種玩法都對應著不同的小遊戲,雖然機製簡單,但細節豐富。

就拿“搬磚”來說,玩家要做的隻是用特定工具把磚頭夾到車上,再拖著專門的車坐貨梯到指定樓層把磚卸下,如此循環往複。

但在搬磚的過程中,會有其他的熟練工教玩家具體如何操作,還有一個大媽給玩家加油鼓勁。

搬磚過程中,如何使用工具夾磚、如何拖車最省力、怎麼卸車最安全……這都是影響玩家效率和安全的關鍵細節。

在完成一次小遊戲之後,遊戲將記錄完成度,比如玩家在搬磚時,一天搬了兩千塊磚,因為工作量未完全達成隻賺了160塊錢,那麼下次玩家可以直接跳過搬磚的步驟,以2000磚160塊錢的額度來完成。

玩家在自己的體能提升、獲取新技能之後,也可以來重新刷完成度,直到刷滿為止。比如,搬磚的上限是現實中熟練工的1.5倍,也就是每天5000磚左右,價錢也可以來到450塊一天。

這時候,玩家會獲得一個“搬磚仙人”的成就。

“咦,這些小遊戲,出乎意料地好玩嘛!”

之前許靜聽說這款遊戲是“打工人模擬器”,下意識地就以為這遊戲的主要樂趣在於角色養成、生存模擬的玩法,而對於具體的打工細節,應該是一筆帶過的。

這也符合一般遊戲的常規套路。

但這款遊戲卻並沒有這麼做,反而是在打工的過程中,展現出了大量的細節。甚至玩了這遊戲之後,許靜都有了一種錯覺,就是現在的自己即便真的去搬磚、送外賣,應該也是一把好手。

而且,這遊戲在“擬真”和“遊戲性”方麵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完成度”就是一種很好的設計:玩家玩這些小遊戲時有明確的目標驅動,而在玩膩了之後,又可以很方便地跳過。

不僅如此,許靜還注意到,這遊戲的打工玩法不僅做到了真實性與遊戲性的統一,而且還細節滿滿。不管是那些不為人知的打工人秘辛,還是細枝末節的數值,全都做得非常到位。

比如在進入電子廠打工之前,玩家需要答一套測試題。

這套題目非常簡單,滿分100。

五道選擇題,考的都是加減乘除的四則運算,難度依次遞增。

四道填空題,考的是一些非常基礎的知識,比如幾何圖形和雞兔同籠算法等等。

還有一道簡答題,要求按照順序寫出26個英文字母。

許靜在一臉懵逼中答了個100分,她很疑惑,這種小學生都會的題目有必要當成招聘測試題嗎?

這遊戲的設計者,沒活可以咬個打火機嘛,不要硬整。

然而,看到卷子背麵的那行小字,她沉默了。

“這是某電子廠招工真題,約有40%的人不及格。”

直播間的觀眾們,也頻頻發出感慨:這遊戲太真實了!細節拉滿!

“我想起之前送快遞的經曆了,下雨天一個人身上壓著幾十單,天南地北都有,我的心情就跟主播一樣絕望!”

“現實中的快遞公司就是這樣啊,想方設法讓你違規,新人不懂規矩的罰幾千塊的都有,沒想到這遊戲連這一點都做出來了?牛逼啊!”

“打工人這心理素質是真強啊,真實難度下連續三天沒洗澡精神壓力才漲了這麼點?”

“這才是正常數值吧,畢竟是打工人,我高中一個月隻有兩天假,沒地方洗澡,冬天都是忍著,夏天就在宿舍水房拿水管子對付一下,習慣了也就忍下來了。”

“是啊,專業打工人承受力就是這麼強。哎,怎麼越說越心酸了……”

許靜和直播間的觀眾們都有了一種困惑:這遊戲的設計者,到底是何方神聖?

大家都知道404工作室是四個大學生組建的,他們到底怎麼對這些資深打工人才知道的細節了如指掌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