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203(二更) 兵臨城下(2 / 2)







李傕最開始評判可拉攏的人裏,其實包括了張濟,然而早年間的矛盾,加上董卓對張濟的信任之舉,讓李傕怎麽想都覺得拉攏張濟並不一定可行,以至於一直遲疑到了現在。

現在確實是應當考慮他了。

他問道:“先生是如何看的?”

“讓閻彥明去協助他吧。”

這個協助二字被賈詡咬字得有些重,其中的意義並不難讓李傕聽出來。

不管張濟有無異動,都將其拿下!

李傕沉吟片刻,問道:“為何不讓閻行去涼州?”

他之所以能說服閻行為他所用,在取得長安的掌控權中發揮出他這能征善戰的本事,靠的便是告訴閻行——董卓想放棄進攻涼州的舉動,但他不會放棄。

若要給韓遂報仇,自然隻能依靠於李傕的力量。

可若是讓他守荊州一路,好像便與此言相悖了。

賈詡回道:“那就要講究一下說話的方式了。你與他說,張濟的存在可能會影響涼州戰局,先拿下張濟奪了他的兵權,才能確保平定涼州萬無一失。等他得手後,先完成對南麵的布防,立刻將他投入涼州戰場。這不就行了?總不會短了他的作戰機會。”

李傕麵露喜色。

這話說得漂亮!

若如賈詡所說,在涼州的第一步得手消息送返前,他還能多線行動穩固自己的位置。

他起身朝著賈詡行了一禮,深覺自己最開始拉攏賈詡,真是做得最為正確的決定。“先生真不虧有良平之才的美稱,我這便按照您說的去做。”

他心中暗忖,賈詡這位良平之才比起王允這個王佐之才可要靠譜太多了。

若非他查漏補缺,他要錯失不少戰機!

他當即尋了劉協下達了三條詔令。

其一便是拉攏袁術。

袁術想要的豫州牧名頭,鄴城朝廷不給他,那就由他們這邊給出。

但條件是,讓袁術務必以一路人馬留意東郡這邊的情況,如若曹操有出兵之舉動,便將其稍加阻攔。

李傕在附送前去的信中,以董卓的身份提到,他已派遣兩萬人自陳倉進攻涼州,不日之內便可叫那喬琰麻煩臨頭,到時候他重新與涼州建立關係,有涼州好馬必定支援袁術幾匹。

其二便是令閻行駐守上雒,與張濟合兵。

私底下,李傕便將賈詡所說的委派說辭轉告給了閻行。

這“對韓遂頗為忠心”的少年人當即領命而去。

讓李傕很覺舒坦的是,閻行給他的回複是:“單論將軍敢進攻涼州,將其付諸於行動,將軍就比董卓有本事太多,行必為將軍除一隱患。”

“比董卓有本事”這六個字,簡直是說在了李傕的心坎上。

他當即大手一揮,在原本讓閻行帶走兩千人的基礎上,又多給了他五百人。

而第三條詔令,乃是李傕為賈詡求的。

他想著,賈詡如此為他考慮,總不能還在名義上是並州牧的假佐。

這聽起來多不像話。

他就讓劉協以征調賈詡入朝為侍中的名義,將賈詡從並州牧的屬官體係下扒了出來。

這樣一來,更能顯得他比董卓對賈詡更加重視。

賈詡大概也沒想到,李傕還能在這個時候搞出個施恩加官的戲碼。

他已在從李傕的書房走出後,盤算起了自己添的這一把火,所能造成的後續效果。

以君侯的本事和並州的實力,涼州那邊的兩萬軍馬完全能吃得下。

一旦君侯統兵東進,李傕同時麵對兩路威脅,便隻能選擇帶著小皇帝逃亡。

往北是並州,去不得,往西就更不用說了。

至於往東……

東麵同樣不能去。

當他身處長安的時候,袁術可以因為他給出的示好而給他幾分薄麵,可他若是逃亡而去,袁術是不會覺得這是什麽盟友的。

比起和李傕合謀,手握劉協這個天子,袁術可能在袁紹和劉備的步步緊逼之下,巴不得先殺李傕,然後將小皇帝送回給喬琰,以圖跟她賣個好。

這樣說來他就隻剩下了往南一條路可走。

那麽到時候,守在南麵的閻行會好好“送”他一程的。

這就是賈詡在前往長安之前和喬琰定下的基本方向。

在這個計劃裏——

一旦喬琰自涼州進攻三輔,拿下關中之地,連接涼並,便擁有了足以讓天下為之側目的實力。

到了那個時候,劉協無論落到誰的手中,按照常規情況來分析,他都是一個燙手山芋!

任何一路州牧都會覺得,與其像是董卓一樣,因為手握劉協反而招來了喬琰的討伐,丟了地也丟了人,還不如將他交還回去。

但遙尊劉協為天子,與真正將這位天子放在近前,絕不是一回事。

所以最好的結果就是,讓他為賊人所擄,但是消失不見。

後續便是喬琰發揮的餘地了。

在這個大方向的框架裏,賈詡已經交出了一張再漂亮不過的答卷。

當然,在此之間,還得讓閻行順利駐紮在南麵,也得讓李傕在對上董卓援軍的情況下擁有一定的優勢。

所以在閻行領命南下之前,賈詡又與他交代了幾句。

“董卓將人派出報信,首選必定是段煨,但我懷疑,會是段煨與張濟的兩路來攻。算算時間,張濟應當已經在路上了。”

“你手中有兩千多兵卒,張濟馳援長安至多也就帶上三千,人數是夠了。”

賈詡指著麵前的司隸地圖說道:“半渡而擊的道理不用我說你也知道。”

“我要你在張濟橫渡霸水之際將其擊敗,放其殘部投奔段煨,而後你著人報信於長安後繼續南下,戍守於上雒。到時候該當如何做,我已經與你交代過了。”

閻行頷首。

賈詡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我等你的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