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127(二更) 遷都決定……(1 / 2)







徐榮絕沒想到,以喬琰這並州牧的地位,與此戰對峙的要緊性,她居然當真會選擇孤身前來。

而那隨同她來此的船夫,似也不過是個少年人而已,卻不是當年洛陽城中所見那位壯士。

他原本都做好了喬琰並不會如約前來的準備,又或者是她想以此法,將戍守渡口的主將給趁機擒獲,所以他也早預備讓船隨時掉頭離去。

可眼見喬琰棄舟上岸,獨自前來,徐榮方知那送信使者所說都是真話——

喬侯實為信守諾言之人,以所謂的邀約為幌子,行進攻之事,她喬燁舒不屑為之。

他心中不免有幾分動容,又見這喬侯信步於河中島上雜花生樹之間,尋了處青石平闊處坐了下來,見他行到了近處,便將手中的一隻酒壺朝著他拋了過來。

徐榮接過了酒壺,有一陣沒有動作。

“怎麽?我都敢一人一劍兩壺酒來到此地,不怕徐將軍所帶的佩刀取了我的頭顱去,與那董賊討功,將軍卻怕我在酒中放上鴆毒與蒙汗藥,將你解決了不成?”

喬琰搖了搖自己手中的酒壺,笑道,“徐將軍且坐吧,今日不談軍事,我也可暫時不說那董賊一字,所謂以酒論英雄,隻談酒而已。”

讓徐榮比喬琰會孤身來此還要覺得意外的是,她說隻談酒,好像還真就隻是談論酒而已。

他手中被她丟過來的酒壺之中正是高粱烈酒,但為免有將敵方放倒在此地的嫌疑,喬琰往其中兌了不少水。

當然,即便如此,對比如今市麵上的“烈酒”,這酒也可算是一句夠勁兒了。

徐榮平日裏治軍甚少飲酒,今日卻在喬琰的勸酒與品評酒水的說辭之間喝去了半壺。

隻是在目送她回返那船上,離開河心島前往北岸營地的時候,他還是有種說不出的不真實感。

她好像當真隻是因為欣賞他的本事,而請他喝了一回好酒而已?

這也同樣是牛輔的疑惑。“她真什麽都沒與你說?”

早在徐榮回返之前,他就讓部下胡車兒暫時接管了巡防的工作,自己跑來了小平津的位置。

徐榮搖了搖頭,回道:“她隻問,那高粱是經由外域傳入的,我等先前在涼州可有用過此物釀酒。”

牛輔聞言一把摔了手邊的杯子,怒道:“你這話說的,是將我當歲小孩糊弄不成?那喬琰派遣使者前來與你邀約之際,都會提及她正在督造船隻,又與中原聯絡起兵之事,難道她本人來了,卻隻與你品評酒水如何嗎?”

這可不是敵方主帥與我方一路主將之間的交流方式!

所以牛輔絕不相信喬琰什麽話都沒同徐榮說!

起碼不可能是跟人討論高粱傳播的。

這讓他不得不懷疑,她實際上是與徐榮說了什麽拉攏入夥的話,而這種話不能跟他這位相國女婿交代。

心中有了這份懷疑,他瞧著徐榮這小子的表現就有些不對了。

哪怕隨後徐榮義正辭嚴地回說確實並無他話,他打量了對方許久,也並未打消這份疑慮,而是一把撈起了那另外半壺酒離開了小平津。

話不投機半句多,看來徐榮是不會跟他交代實情了。

偏偏他與徐榮都是董卓麾下的中郎將,並沒有直接拿對方問責的權力。

不過他能做的事也不少。

比如說,先監督著徐榮的行為!

牛輔自覺自己好像選錯了個一道鎮守於此地的人,也就有這個責任牢牢盯著對方,卻不知道他領著一隊隨從回返到孟津大營之中的舉動,也落在了河對岸的有心人眼中。

郭嘉隨著喬琰在河邊漫步而行,說道:“君侯此時什麽都不說,而不是與徐榮曆數董賊暴行,勸說其倒戈,著實是精彩的一招。”

人總是會有些思維定視的,尤其是在喬琰先前還寫過討伐董卓檄文的情況下。

誰會相信她真的隻是在與人品酒呢?

那麽便該懷疑懷疑徐榮有沒有在說真話了。

喬琰回道:“那徐榮倒也是個人才,可惜所托非人,如今也正好讓他看看,他配合行動的,到底都是些什麽樣的人。”

要不是因為她雖已有了過河的工具,在酸棗的數路太守刺史聚集之前,她也還不到正式動手的時候,她倒是想趁著將徐榮引來此地暗行進攻之舉。

不過如今這般也無妨。

即便徐榮已從牛輔的表現中猜出來了喬琰的用意,他也無法去影響一些人的思考方式。

離間已成,在他並非涼州人,難以進入核心集團的情況下,他便必須應對隨後而來的各方掣肘。

如若董卓明辨此道,給足了徐榮信任,那麽喬琰縱然是以身犯險策劃了這一出也沒什麽用。

可若董卓在如今這內憂外患之際,優先選擇了相信牛輔,那便是她的機會了。

她的渡河行動務必保證一擊即中!誰讓那大河對麵、邙山以南的洛陽城裏還有友人在等候她,也還有個將傳國玉璽作為交換籌碼的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