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一的周娥皇已經名花有主,還是惹不起的人物,這個第二自然最為搶手。
兩撥人圍著馮雁玲便比試起了文采。
當時義塾這邊有畢士安在,自然穩勝了青竹書院一籌。
青竹書院自然不服氣,因為他們學院裡的才子回鄉探親,不在此間。
兩撥人約好擇日再戰。
這才有了今日的春亭雅會。
不過張齊賢心底清楚,表麵上是為了學院榮光,十有八九是衝著馮雁玲去的。
真正較真的唯有畢士安一人。
他深受竇禹鈞大恩,自然想要維護義塾的名譽。
走出了學堂,張齊賢搖了搖頭,來到了義塾食堂。
見到張齊賢,食堂的夥計笑道:「老規矩?」
張齊賢咧嘴笑道:「老規矩!」
夥計直接將一蒸籠的粟米飯擺在了他麵前,然後送上了一些精致的小菜。
張齊賢一邊看書,一邊吃飯,足足吃了一個時辰。
吃飽喝足,張齊賢本想回房間繼續讀書,但念及春亭雅會,還是決定前去看看。
沿著蔡河往西走,即將行至春水亭,張齊賢便聽亭內兩人互罵。
原本文鬥的兩撥人,卻在一旁瑟瑟發抖,不知如何是好。
張齊賢湊上前去,拉了拉畢士安的衣袖問道,「什麼情況?」
畢士安一臉無辜地將情況細說。
原來青竹書院說的才子是王樸的兒子王侁。
王樸雖位高權重,但是他為人固執,不但不許幾個兒子以他名望欺人,還將他們安排進青竹書院讀書。
王侁為人剛愎自用,見父親不給自己安排路子就想著自己闖出名望,讓王樸另眼相看。
此番比試,王侁特地做了宣傳,欲踩畢士安揚名。
畢士安因王彥升一事,本就人儘皆知,加上寫了幾篇好的文章,在開封年輕一輩中處於翹楚之列。
兩撥人圍繞君子六藝以及琴棋書畫作為比試的方向。
畢士安各方各麵都力壓了王侁一籌。
王侁連輸幾場,大感顏麵無存,暗中威脅了裁判,在琴書畫這類勝負難決的項目偏袒自己。
此舉卻讓大內都部署張美的兒子張守瑛逮住,直接嘲諷王侁「仗父而勝」。
兩人便吵了起來。
都是汴京開封跺一跺腳抖三抖的人物,誰都不敢上去勸說,隻能在一旁瑟瑟發抖。
張齊賢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這時他聽到有人說道:「王樸前日怒斥了張美,張守瑛就是衝著王侁來的。」
很多時候,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細小的變化,卻能引發滔天巨浪。
顏麵無存的王侁畏畏縮縮的不敢回家,躲在青竹書院裡。
直到得到他父親王樸去世的消息……
</p>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