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更亂的局勢(2 / 2)

問鼎十國 無言不信 1650 字 2023-04-19






接著往下看,看到了李重進貶黜一事,居然是趙家兄弟的傑作。

這遺禍江東的法子,跟自己那點檢當天子有的一比。

羅幼度暗叫厲害,不過還是差了一點。

趙家終究是最後得利的一方,沒能完全置身事外。

看到趙普順水推舟,利用李重進幫助韓通掌控侍衛親軍司,拍案叫絕。

趙普這一招可不是單純的讓趙韓相鬥,真正目的是告訴李重進真相。

李重進當了多年的大周軍方一把手,哪怕是貶黜了,依舊有著一定的影響力。

李重進如此大佬,會甘心吃這個悶虧?

反正羅幼度不信。

把趙普提前調回汴京,可是沒選錯人。

在這種權謀之爭上,趙普確實有著極高的嗅覺以及應對能力。

有他暗中盯著趙匡胤,確實能夠遏製趙匡胤趁著自己不在中樞時的勢頭。

不過……

羅幼度看著趙普寫汴京局勢,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

又看了一便,確實沒寫關於文臣方麵的情況。

「這傢夥,竟然將所有精力都用在軍方了,文臣那邊的情況居然幾筆帶過?」

「果然,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羅幼度沒有半點猶豫,當即修書,讓趙普不要隻盯著趙家兄弟,不要專注於軍方的動向。文臣方麵也必須留意,尤其是範質、王溥這兩人。

歷史上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時候,絕無可能隻得到武將支持,一部分文官是出了力的。

不過歷史資料的記載有些含糊,有些隱晦,很多地方都用了春秋筆法,所以隻能靠猜測,而無法下定論。

唯一能確定的是範質。

範質號稱清風宰相,兩袖清風的意思。

但是趙匡義當上皇帝以後,特地評價過範質說「宰輔中能循規矩、慎名器、持廉節,無出質右者,但欠世宗一死,為可惜爾。」

這個「但欠世宗一死」,足見範質作為郭榮最倚仗的託孤第一重臣,乾了對不起郭榮的事情,還是那種需要以死謝罪的大事。

大周文臣一直以團結著稱,相比武臣的鉤心鬥角,文臣在範質、王溥的帶領下,團結友愛,相互扶持。在這以武為尊的時代,抱團取暖,並立前行。

這種氣氛當初的羅幼度很喜歡,晉升的途中也受到了範質、王溥不少照顧。

但此一時,彼一時。

原來有文臣集團有郭榮撐腰,有郭榮鎮著,一路苦過來的兩位輔宰深知今日的一切得來不易。

故而就算內部內卷之勢無可避免,真正大事上是能夠做到齊心協力的。

現在一切不同了。

在郭榮病倒的那一刻,他至高無上的威望已經開始向下跌。

隨著他的情況越發惡劣,威望下跌的趨勢也就越狠。

趙匡胤動作頻頻,顯然開始為未來考慮了。

趙匡胤有這心思,範質、王溥等文臣,焉能沒有?

都知道郭榮時日無多,都知道符皇後與一個六歲的孩子撐不住場麵,都知道病榻上的郭榮,難以重新站在廟堂上扭轉乾坤。

是繼續忠於大周,還是考慮自己的未來?

現實,赤裸裸擺在所有人麵前。

歷史上範質毫無疑問是後者,王溥模稜兩可,羅幼度也不清楚他的立場。

唯獨魏仁浦忠於大周,也獨他,做了最後的抵抗。

故而隨著郭榮的情況越來越惡劣,羅幼度相信文臣群體的態度必然會發生變化。

做不到鐵板一塊了……

範質這種實權派會鞏固自己的實力,其他實力弱的,自然選擇依附他人。

並非一定等到郭榮病故才會生變……

自詡聰明的人,早早就開始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了。

其他人的態度可以不計,但範質、王溥、魏仁浦這三位擁有調兵權的文臣,他們的態度將會處於決定性的關鍵。

在這個關頭,忽視文臣的異動是相當不明智的。

也許受舊思想的禁錮,或者過於重視趙家,趙普忽視了這一點。

好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羅幼度將趙普的信燒毀,火光映照著他的臉,深邃。

現在的汴京比歷史上更亂,也更加複雜。

</p>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