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僥倖不死,麵對敵我雙方騎士無情地踐踏,也會成為一團肉泥。
都是天下聞名的精銳,隻是幾個呼吸的交鋒,彼此皆付出了極大的傷亡。
狹長的團柏穀,充斥著血腥味。
這一戰從午間一直持續到黃昏,雙方這才默契地各自退去。
不是不願再戰,而是山道中人馬屍體堆積,已經影響到了彼此的行動。
已無打下去的必要了……
劉繼業渾身血汙,清點著人數,登時大感心疼。
這才一下午的功夫,自己這邊居然折損了八百餘人,對方的戰力比起這些年交手的李筠強上太多了。
劉繼業下達了撤退的命令,他的任務就不是為了將中原兵馬抵禦在團柏穀之外,就他這點兵,還不夠羅幼度塞牙縫的,給晉陽城爭取聚兵的時間,才是他的目的。
「走吧!爭取了一天時間,已經夠了。不能將精銳都埋在這裡,太虧了。」
打這種仗,根本不是他的風格,隻是北漢除了他,沒人能夠在這短時間內將羅幼度的中原兵馬阻擊整整一個下午。
石守信大馬金刀地坐在一塊石頭上,任由兵士給他包紮傷口,聽著自己竟然折損了九百餘人,也暗自心驚,好一個硬茬子。
打了這些年的仗,真正讓他記憶猶新的兩個對手:一個是契丹的耶律斜軫,再一個就是此次的劉繼業了。
戰報傳至後方,羅幼度看著石守信對劉繼業的評價,忍不住笑道:「這石敢當難得有稱讚敵人的時候。」
李筠現在充當羅幼度的參謀,聞言在一旁笑道:「這石大膽的表現已經很不錯了,換做是老臣,可不敢與劉繼業這樣硬拚。其實這並非劉繼業的作戰風格,此人膽大心細,最擅長的是奇襲戰。他常能將麾下騎兵帶至意想不到的地方,然後瞧準戰機,發動突然襲擊。此人極為勇悍,麾下又是少見的精銳。一旦給他抓到機會,很難挽回局麵。」
「北漢軍中也隻有他能夠稱得上是名將!」
「臣下好幾次都著了他的道……」
「他們的兵源遠不及我們充沛,為了拖延我軍,劉繼業這一次也算下了血本了。」
羅幼度想到了劉繼業的成名之戰,雁門關大捷,便是這位劉繼業,後來的楊業,以數千騎兵,神乎其神地繞到了雁門關外,大破十倍契丹之兵,斬殺契丹統帥大同府節度使蕭咄李,生擒了都指揮使李重海。
確實了不得。
但隨後因為趙匡義的迷之操作,楊業戰死陳家穀口,他在身陷重重包圍之下,斬殺了數百名遼軍,這無敵之名,也非浪得虛名。
不過當前真正讓羅幼度關注的並非劉繼業,而是劉繼業的弟弟麟州楊家的當代家主楊重訓。
第二日一早,羅幼度收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劉承鈞的求援的使者已經到了麟州,但麟州並沒有出兵的意思。
羅幼度不出意外地笑了笑,跟他預想的一樣。
麟州楊家跟府穀折家其實是一個性質的。
都是地方家族軍閥,麟州楊家的開創者就是劉繼業父親楊弘信,麟州新秦縣的地方豪強,以武力稱雄於一方,在亂世中,以保境安民為理由,成為了地方軍閥。
從一開始,楊弘信就在抄隔壁府穀折家的作業,將麟州打造成一個忠於楊家的勢力。
楊弘信作業抄得好,麟州境內又民風彪悍,諸多沙陀人居於此地,與當地的古趙民融合,成為了一支不亞於府穀的地方軍閥。
楊弘信為了結交北漢皇帝劉崇,他將自己的長子楊重貴送入北漢效力,也就有了現在的劉繼業。
但這種軍閥心底就沒忠義可言的,他們重視的是家族利益。
楊弘信一邊送兒子的同時,還選擇向大周效忠,兩邊討好,兩邊下注。
隨著楊弘信病故,劉繼業的弟弟楊重訓擔任楊家家主。在劉繼業的牽線下,楊重訓在廣順二年歸附了北漢。
羅幼度的記憶中,歷史上的楊重訓在顯德年間會投向郭榮的大周,從此就與北漢斷了聯係。
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楊重訓也投向了宋朝。
隻是不知為什麼,現在的周、虞可比歷史上的宋要強上許多。
楊重訓為何還跟著北漢?
不過看這情況,羅幼度心底有數,楊家還是那個楊家,楊重訓依舊是那個楊重訓。
他不派兵支援晉陽城,明顯是不願意得罪自己,有示好的意思。
既是如此,麟州就有必要去鬨一鬨了。
畢竟自己賣麵子讓他投降,跟他自己投降,不是一個概念。
「來人,傳我軍令,命永安軍節度使折德扆整兵備戰,領府州之兵,隨時隨地南下,與朕一同攻打麟州!」
府穀折家,麟州楊家,要說一點關係沒有,反正羅幼度是不信的!!
------題外話------
謝書友W16L的兩百賞,謝謝支持!
</p>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