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求穩之策(2 / 2)

問鼎十國 無言不信 1125 字 2023-04-19






這份奏疏就是羅幼度考驗毋昭裔真正成色的文案。

在任用毋昭裔之前,他也要求蜀地官員上疏針對蜀地當前的情況,應當如何改治。

前前後後羅幼度收到了八十餘封奏疏,裡麵寫的天花亂墜,將文人的浮誇展現的淋漓儘致。

什麼言論都有,改革創新,力求更變。

羅幼度瞧的是直皺眉頭。

這一群傢夥倒也不全是無能之輩,隻是空談占據多數。

缺乏實際經驗,全靠書本裡學的死知識。

看著極有道理,但實際操作起來,成效如何,完全未可知。

看著毋昭裔、歐陽回共同擬訂的奏疏,羅幼度帶著幾分意外的說道:「這奏疏有些復古啊!」

毋昭裔的奏疏沒有什麼新奇的思想,核心論點在於恢復躬耕,鼓勵種植桑麻,於山中種植茶葉,發展蜀地特有的蜀錦、茶文化。

這些都是很老的政策,說句陳芝麻爛穀子都不為過。

毋昭裔卻道:「臣以為在百姓連耕種鐵器都匱乏的蜀地,尋求創新,那是自尋死路,求變不如求穩。發展蜀地自身的特色,先讓蜀地百姓活下去。再來考慮其他東西……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求變全無意義。臣下以為,穩住了求變,天經地義。穩不住了求變,也是情理之中。亂中求變,卻是自尋死路。」

歐陽回接話道:「陛下英明神武,收復隴右、涼州,重新開通西方商路。蜀錦、蜀茶皆是西方所需之物,價格不菲,不愁沒有銷量。」

羅幼度撫掌笑道:「言之有理。」

毋昭裔對於蜀地的情況,確實比自己更要了解,對於蜀地的特點亦是如此。

毋昭裔知道從何處入手整治,知道蜀地怎麼發展更加便利。

在抓重點上,自己這個外人,比不上毋昭裔這個在蜀中生活了三四十年的老人。

羅幼度道:「蜀錦與蒙頂石花,朕很是喜歡,朕會下旨,蒙頂石花定為貢茶。蜀錦亦可為貢品,可代為繳納稅賦。」

毋昭裔、歐陽回聞言皆是大喜。

毋昭裔起聲道:「臣替蜀中百姓,謝過陛下。」

恢復農耕以足食,發展蜀錦蜀茶促進經濟。

看似簡單,卻是蜀地百姓百年來,最為核心的生存之道。

羅幼度接著道:「方案切合蜀地的實際。創新固然重要,但一切創新都得建立在基礎之上。先守舊以穩定蜀地民生,然後在尋求突破。穩中求變,才是治國之道。」

隨即強調道:「再好的政策也得靠人來實行,你看大理的邛部川,他們就完全抄蜀地的政策。結果人家紅紅火火,邛部川擴張了十數倍。蜀地經濟卻是千瘡百孔。人為之禍,遠勝天災,不可手軟……」

毋昭裔肅然起身道:「陛下放心,臣一大把年紀了,子孫也會同陛下一併入京,孤家寡人,最不怕的就是報復。一條老命,換蜀中淨平,值得!」

「好!」

羅幼度放心拍掌,笑道:「要的就是這種魄力,有什麼需求,儘管直言。」

說著,他想起了大理的困局,問了一句:「子專先生還無消息傳來?」

毋昭裔搖頭道:「子專先生深入羊苴咩城,消息不易傳達,不知情況如何。」

歐陽回卻憂心忡忡,說道:「攻勢是否過於凜冽。大理那邊尚無消息傳來,大渡河以南一直至西昌城,都是山林險地,大軍不方便伸展,與我軍不利。」

羅幼度笑道:「這個就不用歐陽卿掛心了,不出半月,必有捷報傳來。我中原大軍若大理山林都克服不了,未來怎麼去契丹的上京??」

()

</p>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