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城!
楊業一入城中,立刻受到了百姓的熱情歡呼。
永興城契丹歸為奉聖州,但這裡之前卻是中原燕雲十六州之一的武州。
州內的百姓多為漢人,楊業這位漢人英雄,受到了當地百姓的共鳴。
他們叫喚著「楊無敵」的名字,親切地給靜塞軍送上了酒食。
雖說耶律敵烈已經入城,表麵上是因為他們的援兵抵達,耶律休哥選擇了退兵。但百姓並非傻子,這退敵的功勞是一仗未打的耶律敵烈,還是襲擊契丹糧道的楊業,明眼人一望可見。
即便個別真蠢的,也會受到熱心人的科普。
楊業謹記羅幼度的叮囑,熱情地與百姓招手示意。
靜塞軍的兵士很禮貌的拒絕了百姓送上來的酒食,展現出了非凡的軍紀,幾乎將仁義之師貼在了臉上。
燕雲十六州可以分做兩個部分,燕七州與雲九州。
自羅幼度收復燕幽故地的幽、薊、檀、涿、瀛、莫、順這燕七州之地以後,就剩下了雲、應、朔、蔚、寰、新、媯、儒、武這位於長城以北的雲九州。
這雲九州恰好在耶律敵烈的掌控之下。
……
耶律敵烈見楊業如此得人心,心中有小小的不舒服,卻也無可奈何。
他很清楚一件事情,若非中原天子的支持,若非楊業的驍勇善戰,他僅靠雲九州之地,是無法與契丹抗衡的。
他需要羅幼度的支持,需要楊業與他手中的這支靜塞軍。
即便不舒服,也得憋著。
耶律敵烈堆起了笑臉,上前說道:「楊兄驍勇無比,可謂萬人敵也!」
楊業對於耶律敵烈相當尊重,以軍禮叫了一聲「大王!」隨即謙遜地說道:「大王謬讚,業有此功績,皆賴大王牽製耶律休哥主力,業隻是沾了大王的光罷了……」
耶律敵烈心中大感舒適,儘管心底有些小情緒,可不管是楊業這樣的英雄還是中原來的使者,對自己都充滿了敬重認可,讓他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他完全沒有意識到,原本一直排斥中原的他,現在已經將羅幼度的認可,當作一件極其榮耀的事情。
耶律敵烈熱情拉著楊業為他慶功。
楊業在戰報再次出現在羅幼度的案頭。
正巧盧多遜也在,羅幼度與之商討南漢的事情,隨手將戰報遞給了他,說道:「耶律休哥與楊業的博弈堪稱精彩,其中很多細節值得探討。」
盧多遜見戰報中透露的凶險,道:「楊業無愧陛下如此器重,當世虎熊之將,莫過於此。」
羅幼度不予置評,微微一笑:「你沒看到關鍵,你說,耶律休哥憑什麼篤定楊業會發動夜襲?如此大的陣仗,他總不至於天天布置吧?」
盧多遜先是不解,看了半晌,麵色竟也微微吃重,說道:「莫不是耶律休哥已經看出了我們對雲九州的懷柔手段,知道楊業為了博取人心,必打這一仗?」
「十之八九!」羅幼度已經反覆觀看了細節,長吐了口氣,道:「耶律休哥此人果然了得,年紀輕輕已經有如此的大局觀……」
「無怪能夠讓宋朝欲止兒啼了!」
他心裡加了一句。
盧多遜肅然道:「真是如此,雲九州的動作得加快了。」
自從契丹分裂以後,對於耶律敵烈所掌控的雲九州,羅幼度與魏仁浦、趙普、盧多遜等心腹商議,最後定下了潛移默化的策略,通過軍政方麵的製衡,讓耶律敵烈對於中原朝廷產生依賴,兵不血刃的將之吞下。
目前為止效果極好,雲九州的核心本就以漢人為主。與中原文化契合,隻要耶律敵烈同意,如吳越、清泉納地一樣,不存在任何問題。
唯一有牴觸的就是混居在其中的契丹人。
故而需要塑造楊業的英雄形象來讓契丹人敬仰臣服。
草原人最敬重能打能戰英雄,楊業恰好是最佳選擇。
羅幼度道:「蕭胡輦這手殺招,朕準備多年了。不過以耶律敵烈的性格,還得讓他吃點虧,他才懂得中原才是他唯一的歸屬。」
與錢弘俶、留從效不同,他們歸順不存在任何心理壓力。
而耶律敵烈,不管他態度再如何低下友善,都不可能主動歸順的。
不挨頓打,不知道爹的重要。
「陛下高瞻遠矚,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盧多遜毫不吝嗇讚美之言。
他們之前都暗暗在心裡覺得羅幼度與蕭胡輦,這是在玩金屋藏嬌的戲碼,直到現在,才發現那是真的有遠見。
有蕭家這麵大旗,必然會造成契丹內部的動盪。
一陣無底線的吹捧,盧多遜看了手中的戰報一眼,說道:「耶律休哥這一仗打的莫名其妙,但與高麗聯係起來,一切都說得通了。他們這是通過實戰來練兵,訓練自己的攻堅能力。給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攻我中原,隻能是進攻高麗。一方麵是為了避免日後腹背受敵,另一方麵也是想去高麗的人口財富,增強自己,為日後與我們決戰做準備。」
羅幼度道:「朕也有此感覺,不過此事不可控,左右與我們皆有利,就看高麗自己的命運了。」
高麗麵對契丹的進攻,無外乎兩個結果。
要不慘勝,要不滅亡。
慘勝,中原將會成為得利的漁翁。
滅亡,中原便有理由將海東領土歸為己有。
吃到嘴裡的,就沒有吐出來的道理。
至於倭國摻不摻合,羅幼度並不怎麼在意。
虱子多了不癢,大不了一起收拾了。
盧多遜再次看了一眼手中的戰報,鼓起勇氣說道:「陛下,臣願意出使雲中,為陛下收復雲九州效命。」
他此次前來覲見是因為南漢陷入僵局,他打算毛遂自薦,前往南漢出力。
他知羅幼度重視安南交趾,存著幫助潘美破敵,再尋機收復安南。
盧多遜如此激進,原因無他,給趙普刺激到了。
盧多遜一直看不上趙普。
兩人都是一類人,但盧多遜卻是進士出身,才高八鬥。
而趙普在學問上就是半調子。
趙普在遷都上立下了大功,盧多遜地位本就不如趙普,這功績亦比不上,他自是不能忍。
南漢之事,顯然比不過雲九州重要。
盧多遜毫不猶豫改變了目標,改口出使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