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製西北邊疆軍事、正駐守太原的潘美用兵沉穩,不敢貿然行動,存著放棄雁門關,以太原防線退敵的心思。
楊業卻沒有理會,大膽的由小徑至雁門北口,繞到契丹後方,以數千兵馬,一舉擊潰契丹十萬大軍,還斬殺了敵軍主將蕭咄李,打出了自己的威風。
當然對於楊業這一降將不聽自己號令,潘美也是有一定微詞的。經過後世一加工,潘楊兩家就成世仇了。
羅幼度看中的就是楊業這種能力,故而儘管楊業屢立戰功,地位不斷提升,但他都沒有讓楊業統帥大軍,而是讓他領著戰鬥力不弱於禁軍的靜塞軍,遊走於戰場尋找進攻機會。
此戰高懷德負責前軍,曹彬負責右翼,韓令坤負責左翼。
楊業找不到插手的機會,就突發奇想,自己繞去契丹的後軍瞧瞧,能不能尋得便宜。
當然楊業並不魯莽。
萬全陣有著致命弱點,但在楊業看來卻是極為雄偉,軍陣裡大陣小陣環環相扣,一個不慎就會陷入其中。
相比於高懷德、曹彬、韓令坤手上的兵馬,他麾下的兩千餘眾,顯然有些不夠看。
契丹的萬全陣怎麼說也有八萬人,一個不慎陷入其中,很有可能全軍覆沒。
楊業向來不缺耐心,就在遠處用望遠鏡眺望著戰局。
直至曹彬分兵攻打契丹後軍,耶律休哥本能的支援,趙匡義勒令他撤回鞏固右翼,分後護軍兵馬迎戰曹彬的時候,楊業看到了機會。
後護軍前去迎戰曹彬,趙匡義這個時候已近給逼得手忙腳亂,一時間未能顧得上後護軍離去後所留下的缺口,並沒有及時安排部隊補上。
這轉瞬即逝的戰機一出現,楊業這頭藏身暗處的孤狼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靜塞軍為了便於隱藏,他們的鎧甲都上了一層黑漆,黑色的鎧甲在大白天裡反射著陽光,周身呈現出一種火焰外沿般的白色光芒。
他們人數不多,但滾滾的煙塵和巨大的吶喊聲,使得他們看上去宛如洪水般波濤洶湧。
趙匡義在這個時候已經指揮不過來了,靜塞軍的突然出來,讓趙匡義更加亂了手腳。
這個時候的曹彬又來了神配合,放棄後軍去打契丹右翼軍。
逼得趙匡義顧不得對楊業的安排……
畢竟在趙匡義眼中曹彬的威脅更大,禦營司的戰鬥力冠絕天下,又有黨進、張瓊、牛思進、李漢瓊這些名揚多年的悍將,怎麼樣也比身後的兩千餘人更難對付。
趙匡義意識到情況不對的時候,為時已晚。
論及綜合能力,楊業確實比不上曹彬,但楊業是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刃,隻要讓他近身抓到機會,他的威脅是致命的。
楊業與靜塞軍便如一把利刃順著縫隙插進了契丹後軍最薄弱的地方,直奔耶律必攝的所在之處:在遠處蟄伏的時候,他早已將耶律必攝大纛所在之處刻在腦海裡。
楊業不與沿途阻攔的契丹兵糾纏,一路橫衝直撞,奔殺向耶律必攝所在之處。
此時的萬全陣已經呈現崩潰狀態,趙匡義的號令顧及不到四麵八方,見到耶律必攝很可能遭遇危險,諸多原本就不服趙匡義的契丹將軍開始自主地支援後軍。
這萬全陣本來就難以維持,現在內部還出現了問題,結果毫無疑問。
萬全陣內部的小陣徹底停止了運轉。
連耶律休哥這樣的名將,都不會指揮了,何況是其他人?
絕大多數將官已經不知道自己該乾什麼?
萬全陣綿延數裡,前軍不知後軍情況,左翼不知右翼情況。
他們隻覺得四麵八方都是敵人,八萬契丹兵成功讓三萬大虞軍包圍。
韓令坤、高懷德、曹彬不是宿將,就是難得的帥才,焉能錯過如此機會?
他們全線加強了攻勢……
萬全大陣徹底崩潰,在中軍的趙匡義不甘心地舞動著令旗,但是不管他什麼揮舞手中的旗幟,皆無人理會他的命令。
趙匡義茫然的望著四方,除了後軍還能維持陣勢以外,前軍、中軍、左翼軍、右翼軍四大核心陣眼已經不成建製。
放眼四顧,戰場上皆是潰逃的契丹軍,以及衝來殺去的,儘是紅著眼睛隻顧揮刀砍殺的大虞軍人。
「還有希望,還有希望!」
他不甘心失敗,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語。
楊業的衝殺威脅到了耶律必攝的安全,導致了後軍動盪。見此一幕的中軍、左翼軍、右翼軍都不自主地救援。
楊業兵力終究不占多數,麵對多路兵馬的支持,攻勢有所減緩。
趙匡義眼中閃過一線生機,正高舉著令旗,想要指揮契丹後軍……
接下來的一幕,趙匡義看得怔住,隨即驚天動地一聲狂叫:「羅幼度!」
這叫聲充滿了憤怒和絕望,伴隨著咆哮。
潰敗的契丹軍像黑色的潮水,他們失去了戰鬥的欲望,滿腦子都是逃跑,什麼都不顧什麼都不管。
潰敗的他們裹挾著中軍一同衝向了後軍……
在這種時候哪有什麼敵我分別,推搡、擁擠、踩踏,直接將勉強穩住的後軍衝垮了。
有些人更是在驚恐中失了心智,揮刀砍向了擋在自己麵前的友軍。
大虞三路兵馬所造成的傷亡,遠比不上他們自相殘殺造成的傷亡。
麵對這種情況,契丹皇帝的大纛倒下了。
耶律必攝見此情況,終究放棄了抵抗,選擇逃跑。
這種規模的潰敗,耶律必攝連自己代表契丹皇帝的旗子都不敢豎立,避免自己受到危險。
大纛這一倒,契丹上下更是哀嚎成片。
趙匡義也反應了過來!
跑!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留得有用身,自有改天換日時。
沒有任何猶豫,趙匡義飛身上馬,調頭便跑。
()
1秒記住網:.
</p>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