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精銳(1 / 1)

一世驍雄 高粱河車神 2677 字 2023-04-25






民變是廬州刺史的說辭。廬州司馬給出的軍報上清楚的寫著,亂匪高喊八個字的口號:“紅蓮業火,焚魔救世。”並且還都紮著紅色的頭巾...雖然已經被自家媳婦兒提醒了,紅蓮道最近就會起事以響應江南的吳王之亂,但傅津川也不能千日防賊,隻能是先考慮江南之敵。但眼下廬州起了火,就另當別論。奇襲之策,立馬就作廢了。權衡之下,傅津川的決定是先滅後院的火。江州?自謀多福吧...提起三十年前的貝州之亂,現在不少親曆者可都是心有餘季。若是讓這把火燒起來,可能比吳王叛亂還要讓人頭疼。傅津川作為大都督,在淮南東七州之地,軍務皆可一言而決。同時江淮行軍大元帥府並未裁撤,所以在整個江淮用兵,也依舊是可全權而定。隨即傅津川命史萬年帶兩都騎兵先行,賀拔旭帶他本部兩都步軍,一都騎軍為後軍,以及靖南軍全部五都之兵。在加上都督府牙兵一千五百人,合計步騎兩萬餘。直撲廬州壽州而去。廬州地處淮南腹地,環抱巢湖,曆來南北相爭之時都是軍事重鎮。司馬雷勃看著城外一片紅頭巾的亂匪,心下是十分的慶幸。原本這廬州的防務,隻能說聊勝於無。還是江南吳王造反之後,大都督傅津川親自把這治下軍州跑了個遍,讓各州整頓防務,還時不時的讓都督府的屬官巡察。於是乎原本有些鬆懈...或者漏洞很多的廬州,包括下屬的舒城、廬江、慎縣、東關等幾處城池關隘的防務,都被雷勃整肅了個遍。他是淮南大族出身,雖然年輕,但卻做到了廬州司馬的位置,這也主要是借了同族叔父南康伯雷煦的光。不過這雷勃到底是有幾分本事,再被傅津川訓斥一頓後,廬州的防務不說固若金湯,最起碼他有底氣能守到大都督的援兵趕到。而城下的亂軍,或者根本不能稱之為“軍”,最多稱之為亂匪。這些亂匪很是勇猛,在攀城牆的時候一個個不要命的蟻附而上。好在城牆上的準備的箭失、弓弩、滾木、擂石的守城物資充足。而廬州城內也有三千守軍,刺史還組織了團練協助守城,守個十天半個月,想來是沒有問題的。城下的紅蓮道信徒,全都跪伏在地,臨時搭建的高台上,一個身穿紅色道袍的男子正在念念有詞。“...紅蓮業火,降世焚魔!”“我已經施法完畢,你們可以放心的去了,隻要你們心中默念我們的口號,必然能早登極樂,脫離世間苦海...”“紅蓮業火,降世焚魔”紅衣道人的聲音,連在城上的雷勃都聽到了。他很疑惑,這明顯忽悠人的東西還有真有人信了?“還是有些倉促了,教眾們雖然整日習武,也編練過隊形,但到底差了些意思,又缺乏攻城器械,想拿下廬州看來要費些時候了。”龐知古看著城外亂哄哄的紅蓮道教眾,頗有些無奈道。方蛟道:“不習戰那就以戰代練,咱們這裏隻要能拿下廬州和巢縣,就能策應薛巨鱗所部,到時候吳王的水軍北上,就可以直驅壽州了。過了壽州,怕是京畿道的官老爺們都要嚇得屁滾尿流了。”這支所謂的亂軍也好,亂匪也罷。都是紅蓮道教眾,原本就藏身於大山中,以山賊之稱掩人耳目。這次也算是為了大業傾巢出動。按照龐知古的謀劃,是多地同時發動,讓朝廷疲於應對。龐知古與方蛟在壽州、廬州,方虯在黃州,方氏兄妹的最小的方虹在襄州,方虯弟子張俠在川蜀...曆來民變,都是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淮南道這些州縣的小民,本來日子肯定也是艱難些,特別現在江南正在發生叛亂,為了平亂賦稅又重了些。而地方官為了好處,層層加碼。朝廷本來是希望多跟富戶收些稅賦,但到了以紅蓮道“義軍”從山裏一鑽出來,在一扇動之下,立即就有不少人從賊,短短時間內就裹挾了數萬人。但這數萬人,良莠不齊。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紅蓮道藏匿山中的數千信眾組成的精銳,這部分人在山中整日操練,頗有些軍伍之風。還有數千人是附近望風來頭的山賊流寇,以及紅蓮道早就籠絡的江湖人物。這些人雖然頗有些精悍,但很難調度統一。剩下的人就是主動來頭的活不下去以及被裹挾的小民。這樣一支難以稱之為“軍”的亂匪,在前期算是連克連捷,打下了好幾個縣城。一時間紅蓮義軍是氣勢高漲,但隨著大軍來到廬州城下,連續打了好幾日沒有攻克,情況就發生了些變化。首先,義軍所攜帶的糧食不夠吃了。畢竟是數萬張嘴,原本計劃中五日內攻克廬州的計劃沒有成功,作為紅蓮道元帥的方蛟也為此頭疼不已,所以隻能讓各部四處劫掠,搜刮糧食。這種情況下,義軍立馬變成了亂匪。定遠、巢縣、慎縣等地的村鎮,都遭到了劫掠。最開始這些“義軍”還隻是“借”些糧食。隨後,覺得你家裏養的雞也不錯。再後來,就覺得你家裏的女人也不錯...什麽?不“借”?刀是乾嘛使得?於是乎,淮南的百姓終於知道了,比起這些所謂的“義軍”,原來這往日裏恨得直咬牙的官府,還算是不錯的...梅十三,自幼生在淮南,據說祖上是為了躲避戰亂遷徙到淮南來的。家住定遠縣,靠近廬州境內。莊上有幾十戶人家,不是姓梅就是姓胡,算是聚族而居。今日早上莊裏來了個從廬州逃難過來的,說那邊打起了仗,亂兵到處燒殺搶掠,於是乎兩家族長就一合計,把村裏的老幼都帶上了附近的林子裏。而莊上青壯都集合起來,留在莊裏,一邊藏匿糧食,若是來的人少就把賊人趕跑,若是人多就撤。梅十三隻有十三歲,算不得青壯,所以賊人以來就讓他先跑去山上讓老幼們藏好。卻沒想自己剛跑帶山邊上,卻被“賊人”抓住了。“叫什麽名字?”梅十三看著眼前的“賊人”怒目相視,不過看著看著,覺得有些不對...這些人都騎著高頭大馬,一個個的都身高體壯,最重要的是他們都穿著鐵甲!“你你你們是官軍?”“不然呢?”為首像是軍官模樣的人嗤笑道,這人看著應該十分的年輕,也就十七八的模樣。“軍爺,我叫梅十三,是前麵莊子上的,剛才有賊人衝進我們莊上了,求求你們救救我們莊吧。”梅十三直接跪在地上磕頭。“賊人?多少?”“我我我也不知道...可能有百十個”“百十個?咱們二十一騎,一人砍五個,有問題沒有?”“夥長,外一不止一百呢?”“那就多砍幾個!帶上他,走了!”梅十三還在愣神,一個高大騎士策馬經過,於是下腰探臂,抓著他的腰帶將他拎起來,然後放在自己的馬上。這種臂力和騎術都是梅十三所沒有見過的。等到了莊前,他又被很輕巧的放下,然後站起身來看著二十一騎直接衝入了莊內!戰馬一直向前,撞入人群之中。官軍鐵騎們咆孝著拔出長刀左右亂砍,刀鋒所過之處,血雨和斷裂的肢體隨即飛舞起來。戰馬衝擊帶來的力量和速度根本就不是這些連兵都算不上的賊寇所能抵擋的。而這些官軍鐵騎都是訓練有素,經曆過多年的廝殺的邊軍精銳,以密集的隊列簇擁著作為主將的軍官向前衝殺。刀槍並舉之下,賊人如波分浪烈,慘叫聲此起彼伏。不過片刻之間,百十號衝進莊內的賊寇就被斬殺殆儘,餘眾直接跑了。少年梅十三,也第一次見到了真正的兵。而不久之後,整個淮南也都會知道,什麽叫邊軍。以及他們為什麽被叫做精銳。

民變是廬州刺史的說辭。廬州司馬給出的軍報上清楚的寫著,亂匪高喊八個字的口號:“紅蓮業火,焚魔救世。”並且還都紮著紅色的頭巾...雖然已經被自家媳婦兒提醒了,紅蓮道最近就會起事以響應江南的吳王之亂,但傅津川也不能千日防賊,隻能是先考慮江南之敵。但眼下廬州起了火,就另當別論。奇襲之策,立馬就作廢了。權衡之下,傅津川的決定是先滅後院的火。江州?自謀多福吧...提起三十年前的貝州之亂,現在不少親曆者可都是心有餘季。若是讓這把火燒起來,可能比吳王叛亂還要讓人頭疼。傅津川作為大都督,在淮南東七州之地,軍務皆可一言而決。同時江淮行軍大元帥府並未裁撤,所以在整個江淮用兵,也依舊是可全權而定。隨即傅津川命史萬年帶兩都騎兵先行,賀拔旭帶他本部兩都步軍,一都騎軍為後軍,以及靖南軍全部五都之兵。在加上都督府牙兵一千五百人,合計步騎兩萬餘。直撲廬州壽州而去。廬州地處淮南腹地,環抱巢湖,曆來南北相爭之時都是軍事重鎮。司馬雷勃看著城外一片紅頭巾的亂匪,心下是十分的慶幸。原本這廬州的防務,隻能說聊勝於無。還是江南吳王造反之後,大都督傅津川親自把這治下軍州跑了個遍,讓各州整頓防務,還時不時的讓都督府的屬官巡察。於是乎原本有些鬆懈...或者漏洞很多的廬州,包括下屬的舒城、廬江、慎縣、東關等幾處城池關隘的防務,都被雷勃整肅了個遍。他是淮南大族出身,雖然年輕,但卻做到了廬州司馬的位置,這也主要是借了同族叔父南康伯雷煦的光。不過這雷勃到底是有幾分本事,再被傅津川訓斥一頓後,廬州的防務不說固若金湯,最起碼他有底氣能守到大都督的援兵趕到。而城下的亂軍,或者根本不能稱之為“軍”,最多稱之為亂匪。這些亂匪很是勇猛,在攀城牆的時候一個個不要命的蟻附而上。好在城牆上的準備的箭失、弓弩、滾木、擂石的守城物資充足。而廬州城內也有三千守軍,刺史還組織了團練協助守城,守個十天半個月,想來是沒有問題的。城下的紅蓮道信徒,全都跪伏在地,臨時搭建的高台上,一個身穿紅色道袍的男子正在念念有詞。“...紅蓮業火,降世焚魔!”“我已經施法完畢,你們可以放心的去了,隻要你們心中默念我們的口號,必然能早登極樂,脫離世間苦海...”“紅蓮業火,降世焚魔”紅衣道人的聲音,連在城上的雷勃都聽到了。他很疑惑,這明顯忽悠人的東西還有真有人信了?“還是有些倉促了,教眾們雖然整日習武,也編練過隊形,但到底差了些意思,又缺乏攻城器械,想拿下廬州看來要費些時候了。”龐知古看著城外亂哄哄的紅蓮道教眾,頗有些無奈道。方蛟道:“不習戰那就以戰代練,咱們這裏隻要能拿下廬州和巢縣,就能策應薛巨鱗所部,到時候吳王的水軍北上,就可以直驅壽州了。過了壽州,怕是京畿道的官老爺們都要嚇得屁滾尿流了。”這支所謂的亂軍也好,亂匪也罷。都是紅蓮道教眾,原本就藏身於大山中,以山賊之稱掩人耳目。這次也算是為了大業傾巢出動。按照龐知古的謀劃,是多地同時發動,讓朝廷疲於應對。龐知古與方蛟在壽州、廬州,方虯在黃州,方氏兄妹的最小的方虹在襄州,方虯弟子張俠在川蜀...曆來民變,都是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淮南道這些州縣的小民,本來日子肯定也是艱難些,特別現在江南正在發生叛亂,為了平亂賦稅又重了些。而地方官為了好處,層層加碼。朝廷本來是希望多跟富戶收些稅賦,但到了以紅蓮道“義軍”從山裏一鑽出來,在一扇動之下,立即就有不少人從賊,短短時間內就裹挾了數萬人。但這數萬人,良莠不齊。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紅蓮道藏匿山中的數千信眾組成的精銳,這部分人在山中整日操練,頗有些軍伍之風。還有數千人是附近望風來頭的山賊流寇,以及紅蓮道早就籠絡的江湖人物。這些人雖然頗有些精悍,但很難調度統一。剩下的人就是主動來頭的活不下去以及被裹挾的小民。這樣一支難以稱之為“軍”的亂匪,在前期算是連克連捷,打下了好幾個縣城。一時間紅蓮義軍是氣勢高漲,但隨著大軍來到廬州城下,連續打了好幾日沒有攻克,情況就發生了些變化。首先,義軍所攜帶的糧食不夠吃了。畢竟是數萬張嘴,原本計劃中五日內攻克廬州的計劃沒有成功,作為紅蓮道元帥的方蛟也為此頭疼不已,所以隻能讓各部四處劫掠,搜刮糧食。這種情況下,義軍立馬變成了亂匪。定遠、巢縣、慎縣等地的村鎮,都遭到了劫掠。最開始這些“義軍”還隻是“借”些糧食。隨後,覺得你家裏養的雞也不錯。再後來,就覺得你家裏的女人也不錯...什麽?不“借”?刀是乾嘛使得?於是乎,淮南的百姓終於知道了,比起這些所謂的“義軍”,原來這往日裏恨得直咬牙的官府,還算是不錯的...梅十三,自幼生在淮南,據說祖上是為了躲避戰亂遷徙到淮南來的。家住定遠縣,靠近廬州境內。莊上有幾十戶人家,不是姓梅就是姓胡,算是聚族而居。今日早上莊裏來了個從廬州逃難過來的,說那邊打起了仗,亂兵到處燒殺搶掠,於是乎兩家族長就一合計,把村裏的老幼都帶上了附近的林子裏。而莊上青壯都集合起來,留在莊裏,一邊藏匿糧食,若是來的人少就把賊人趕跑,若是人多就撤。梅十三隻有十三歲,算不得青壯,所以賊人以來就讓他先跑去山上讓老幼們藏好。卻沒想自己剛跑帶山邊上,卻被“賊人”抓住了。“叫什麽名字?”梅十三看著眼前的“賊人”怒目相視,不過看著看著,覺得有些不對...這些人都騎著高頭大馬,一個個的都身高體壯,最重要的是他們都穿著鐵甲!“你你你們是官軍?”“不然呢?”為首像是軍官模樣的人嗤笑道,這人看著應該十分的年輕,也就十七八的模樣。“軍爺,我叫梅十三,是前麵莊子上的,剛才有賊人衝進我們莊上了,求求你們救救我們莊吧。”梅十三直接跪在地上磕頭。“賊人?多少?”“我我我也不知道...可能有百十個”“百十個?咱們二十一騎,一人砍五個,有問題沒有?”“夥長,外一不止一百呢?”“那就多砍幾個!帶上他,走了!”梅十三還在愣神,一個高大騎士策馬經過,於是下腰探臂,抓著他的腰帶將他拎起來,然後放在自己的馬上。這種臂力和騎術都是梅十三所沒有見過的。等到了莊前,他又被很輕巧的放下,然後站起身來看著二十一騎直接衝入了莊內!戰馬一直向前,撞入人群之中。官軍鐵騎們咆孝著拔出長刀左右亂砍,刀鋒所過之處,血雨和斷裂的肢體隨即飛舞起來。戰馬衝擊帶來的力量和速度根本就不是這些連兵都算不上的賊寇所能抵擋的。而這些官軍鐵騎都是訓練有素,經曆過多年的廝殺的邊軍精銳,以密集的隊列簇擁著作為主將的軍官向前衝殺。刀槍並舉之下,賊人如波分浪烈,慘叫聲此起彼伏。不過片刻之間,百十號衝進莊內的賊寇就被斬殺殆儘,餘眾直接跑了。少年梅十三,也第一次見到了真正的兵。而不久之後,整個淮南也都會知道,什麽叫邊軍。以及他們為什麽被叫做精銳。

繁體小說網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