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錢塘湖上頌西子 平生飄零一味詞(2 / 2)

一梭千載 慈蓮笙 2265 字 2023-05-15






從一旁抽紙盒裡抽出衛生紙,安霽直接動手,抓起自家閨蜜的手擦了又擦,直到後者支支吾吾的已經有幾分不滿,安霽這才把紙扔到一旁的桌子上:“喏,你自己把手上的油擦擦。”

“沒事,沒事!我就和你說,我小拇指都沒碰過炸雞,沒有油的!”盛夏說著,好死不死的拿手指在紙麵上戳了又戳,“不信你就看嘛,真的沒有。”

“好好好,沒有,沒有!”自家閨蜜在朋友麵前有時候就像是個孩子一樣,安霽無奈歎氣,繼而也正色談起盛夏剛剛提出的問題來。

“你剛才說的那個確實是有道理,元佑年間在杭州做知州的蘇軾也不會是鋪張浪費的,即便尋常百姓家能“戶盈羅綺”,隻怕蘇軾也是衣著樸素。”

手裡拿著的炸雞終於吃完了,盛夏把骨頭扔進垃圾桶,又拿衛生紙擦擦手:“就是啊,我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咱們真的沒什麼彆的要設計的,主要就是把細節瞘一摳唄?”

“比如這個配色,其實我覺得可以改一改……”

不得不說,盛夏的事業心是真的強,自己叫的炸雞沒吃兩口,整個人又撲到了工作上去:“其實我覺得還得借鑒一下北宋時期的僧衣,畢竟蘇軾與佛印之間的友誼,蘇軾常出入佛寺。”

“雖然如此,但是你彆忘了,蘇軾心中為了佛印為僧的事起初定然是過意不去的,再加之其人爽朗灑脫,這服飾之上,我倒覺得多加幾分寬鬆、輕簡才更符合蘇軾性格。”

“可蘇軾在杭州任知州,到底不可能太過肆意。”盛夏不服,又找出了理由。

“說實在的,除卻羅衣,我恐怕那時候的蘇軾也少不得短打之類看起來同尋常小廝的衣裳,畢竟最初治水、治旱,平日裡蘇軾著官袍的可能性倒是少些。”

安霽和盛夏各執一詞,半晌兒也沒決斷出個結果來,無可奈何定了兩個稿子,繼續研究起接下來第二部分的主角李清照來。

“李清照在西湖這邊的時候,她丈夫趙明誠已經去世,可以說這段時間是她人生灰暗的時刻也不為過,我覺得應該以暗沉主色調和誇張的印金彩繪做衝撞,才更好展現李清照當時的心情。”

率先開口的還是盛夏,連劇本都沒看,直接點明了那段曆史背景下的李清照。

至於安霽,手裡依舊沒有放下劇本,聽完自家閨蜜的話,隻把上麵的的內容指給後者看:“你看這裡,第一部分寫的是她那個糟糕透了的二婚。”

“當然,主體還是圍繞她寫的詩詞來展開的故事劇情。”

“比如這個咱們都很熟悉的“如夢令”、“聲聲慢”,前者我覺得用廠子裡現在生產的秋香綠色就很不錯,然後滾邊不做彩繪,直接就是粉色加上印金,就是那種碎金的感覺,就很好。”

“至於後者,“滿地黃花堆積”,我們也不用其他顏色,明黃、正紅肯定是不能用,但是咱們可以選擇一個在黃色和棕色之間的,比如昏黃或者是薑黃、茶色,我覺得都是剛剛好的。”

在李清照的服裝設計師上,盛夏和安霽持統一意見,更是很乾脆的順著安霽的想法拓展開來:“李清照不窮,就算是晚年落寞,光憑原本三年的牢獄之災在她身上變成九天,就可以看出她再落魄也是不會虧待自己的。”

“我覺得換一個時間換一件衣服還是基礎的,就算是這裡白天到晚上,不是連續的,李清照的衣服都不應該是同一件。”

屋裡四人皆是點頭——安霽這才發現自家父親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湊到了門口,也不知道聽自己和盛夏討論了多久。

“長褙子,絕對不可能是短褙子。”安家寧也來摻和,“這段我當年了解過,以李清照的家境,絕對不可能一身短褙子,和尋常那些需要紡織繡花填補家用的女子一樣,你們覺得呢?”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盛夏這時候終於知道把劇本多看幾遍了,看了個開頭就背出上麵的句子,“就這一句,就說明李清照就算是到了西湖沒有北宋那樣生活富裕,也絕對生活的不差!”

屋中四人又是連連點頭,曆史對於女性的記載大多不全,儘管這些擺在表麵上的內容不難被人發現,但要從中找到細節,才是拍一部影視劇、為一部影視劇準備服裝需要注意的。

“哎,對了,我記得安霽你們杭羅廠現在花羅雖說沒有複原,但是春羅已經有了,李清照的衣服,尤其是宋抹,其實可以用春羅啊,繁複華貴……畢竟李清照的性子裡還是帶著那麼一點“爭”在的。”

看著安霽一旁衣櫃裡的衣服,寧雲帆忽得就有了靈感,也沒有多想,直接就開口,“這樣也能展現咱們羅不隻是橫羅、直羅這些樸素,看起來很好織的。”

“不行!”寧雲帆的提議被安霽直接否決,“春羅應該說是清朝的,宋是花羅,不是春羅,是沒有提花機構的,如果張冠李戴的用,和篡改曆史沒什麼區彆。”

話說出口,安霽才發現自己非同尋常的有些急躁,忙又開口解釋:“這個你們可能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這是張阿姨的女兒從一位老人家那裡收來,才做的複原。”

“沒事,我應該查查的。”

“查不到,現在網上能搜索到的,包括百度,很多都是有錯的……”提到這些,安霽便是少有的惆悵,“哎,沒有辦法,就因為這些問題,現在很多人都有誤區了,咱們短劇的時候,我科普,還有人和我爭論了半天!”

普通人對於這些“專業知識”的獲取渠道僅限於互聯網。因而一旦互聯網用虛假的知識傳遞給大眾,就注定大眾會把這份錯誤的答案一傳十、十傳百,不斷的傳輸出去。

“你們非遺的資源還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就算是你們做一些視頻,好像也隻局限於愛好者,或者局限於這個地區,真是個問題……”

知道自家閨蜜又從自己的話裡提煉出了社會問題,安霽順著說道:“是啊,更多的人會被網上那些營銷號誤導,而且就算是想要真正了解到我們,大家也不會去搜國家非遺網,也不會能找到我們杭羅廠。”

本章宋朝相關曆史、服飾,參考《大宋衣冠》、《宋史》,以及部分百度百科、新聞報道。

——————

題外話:無論是非遺還是更廣泛的傳統文化,書裡盛夏意識到的問題都廣泛的存在著,從2108到現在,在國家政策和文化愛好者、文化從業者們的努力下已經卓見成效,但是對於其普及依舊是杯水車薪(不排除各大視頻號都有外部勢力乾擾,以至於混淆我對於大眾對文化認知的看法。)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