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第二取景地(1 / 2)

娛樂王朝 三寸刀 1788 字 4個月前






「是啊,或許你也可以理解成哪一天有了大空,再考慮是否出任主演的問題。到時候提早給我說,我會專為你寫一個本子。」

劉清山並沒有直接拒絕,而是采用了一個相對婉轉的方式。

劉華同樣也聽出來了他話裏的指向,「謙兒,山子的意思是等你那邊的事業穩定之後,再做完全跨行的考慮,這件事不用著急,他會想著你的!」

謙哥臉上的笑容明顯了很多:「我做任何事都是基於興趣出發,但相聲永遠站在了第一位,它已經不是單純的興趣愛好了,還是我從小就有的一份情結。我今後的發展還是以相聲為主,演戲就純粹是愛好了!」

「那還是為了名和利唄!」劉華跟謙哥是老相識,說起話來也隨意很多。

謙哥的快速反應能力永遠掉不到地上:「不管演戲還是說相聲,咱們都是藝人,乾一人這一行的沒有幾個不是為了名和利加入進來的?」

劉清山笑道:「這是大實話,***這一行也是為了名利,演員不想出名,才是貨真價實的謊話,站著說話不嫌腰疼的風涼話!」

其實他之所以這麽堅持給以謙哥側麵的提醒,是有原因的,而且並不是人們所能看到的表麵現象。

這是由於他有先知先覺的能力,深知眼下的謙哥還遠沒到後來幾年可以神捧一切的業務能力。

目前這個人的藝術水平,還屬於積累舞台經驗和適應風格轉換的階段。

他有天賦是不假,但從小按部就班的相聲業學員班出身的他,當年在捧哏界也有「小趙世忠」的美名。

正是這種從小接受的係統教育,跟老郭合作時間不用很長,人們就看到了這對搭檔的配合日臻完美。

但這個階段的謙哥是青澀的、單純的、甚至是有些懵懂的,同時在老油條老郭麵前他甚至有些小可愛。

在這個時期謙哥有個捧哏的問題比較明顯,那就是話多不精練,有時候甚至會泄包袱讓老郭等他。

因為這對組合和後來的風格相差很大,這時候的謙哥身上還是帶著傳統捧哏的範兒和習慣,和老郭搭檔傳統相聲時你會感覺到他們還是很協調的。

但一旦老郭在台上玩兒起野路子來,謙哥就有些接不住的感覺,明顯不如張文順和老郭那對搭檔的那般順暢。

郭於組合能迅速成為全國最知名的相聲演員,其名氣包括作品水平直逼當年的相聲最鼎盛時期的那幾位名角。

當然是因為兩個人的配合已經非常默契,不論是走傳統路子還是老郭式的野路子都非常順暢,到那時於謙哥的名氣才是開始名聲鶴起的開始。

所以到了那個時期才是謙哥「相空一起打」的階段,綱絲對他自然津津樂道,即使挑剔的聽戶對於謙的捧哏也是讚譽有加。

相聲界打相又打空的意思,是指某個相聲節目既能夠得到行家的讚賞,又能夠受到那些看熱鬨的外行的歡迎。

相聲一詞,古作象聲,原指模擬別人,又稱隔壁相聲。

相聲界打相又打空中的相就是相家,意思是懂行的人,空就是不懂行的人,打相是受到懂行的人的歡迎,打空是受到不懂行的人的歡迎。

等到了後來的那個時期的謙哥捧哏,不論是尺寸、現掛還是節奏都是相對比較完美的,同時這個時期的郭於組合也是最讓人懷念的。

或者說,2010年以後郭於組合的相聲才走上了一種隨心所欲的地步。

到那時不論他們說什麽觀眾都捧場,這樣也就造成了一種現象,那就是郭於組合的相聲開始去相聲化,更像是雙人脫口秀一樣。

不管是老郭砸掛謙哥還是於氏家族,他對此已經駕輕就熟,兩個人的配合默契程度可以有合

二為一的感覺。

就像當年白全福聽不見常寶霆說話一樣可以捧好一樣,謙哥也幾乎到了老郭一張嘴就能知道下麵三句的地步。

到了那個階段,雖然配合天衣無縫,但不論是老郭德綱還是謙哥,功成名就之後的他們,就會把相聲當成了他們的副業和玩票。

從此戲曲和主持人才是老郭的主業,影視和玩兒才是謙哥的主業。

所以說,娛樂圈的藝人玩跨行並不容易,個人能力攢暫且不談,最關鍵的還是演員自己的心態問題。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如暴發戶一樣火爆的德雲社,就會掉入這個人心跨界的怪圈,影視劇拍一部糊一部,內部人際關係也就此步入了多事之秋。

故而,劉清山這麽堅持讓謙哥堅守相聲劇場是有原因的,而且這個時候的謙哥其實跟劉華同樣有點類似,名氣有,但頂多也就是在觀眾群體裏混了個臉熟的層麵。

眼下階段即使拿那一部讓後來的謙哥獲得了影帝的電影出來,此時的他也還遠沒到後來盛極一時的十分之一,不足以保證拍出來的作品有足夠的票房保證。

而且圍繞著德雲社而衍生出來的粉圈文化,到目前為止還隻是個雛形,一樣沒達到後來成熟的階段。

粉圈文化並非隻有負麵的影響,這種現象在有了娛樂藝術這門種類之後就客觀存在了。

其實出現這種文化很平常,畢竟現代人衣食無憂,總要有點事來打發無處宣泄的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