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結束也是開始(2 / 2)

娛樂王朝 三寸刀 1763 字 4個月前






宣布結果的人當然隻會是劉清山,但他並沒有說太多跟節目無關的事情,因為今晚的總決賽之夜時長足足四個小時,同樣也是除了國視春晚之外破紀錄的直播時長。

這樣大型的演出牽扯到了很多方麵,每浪費一分鍾都將是不可估量的支出。

其他的排位名次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實際上冠亞軍的稱號也並沒有什麽實際用場,頂多了算是一個個人榮譽而已,因而結束就結束了,沒有哪一位歌手真的去在乎這件事。

因而也導致接下來的慶功宴上歡歌笑語一片,上上下下的歡樂氣氛濃濃,連到場的申城衛視的高管們都放開了去喝,去鬨,很沒有矜持的樣子。

因為他們都覺得今晚值得放得開,心情也跟大部分的參賽歌手們是一樣的,收獲滿滿,名利雙全。

實際上收獲最大的還是劉清山,除開經濟收益不談,從此夯實了他內地金牌策劃人的地位才是最重要的。

就因他開創了華國電視綜藝史上的一個新流派——全景式綜藝節目。

參賽歌手從到達、等候、觀看其他人演唱等等,參加這個節目錄製的全部過程的每一個細節、每一次細微的反應都通過鏡頭傳達給觀眾。

節目沒有故事、沒有煽情,隻有純粹的音樂,台上沒有伴舞、演唱前甚至沒有任何vcr來渲染這個歌手曾經有多牛。..

就是簡簡單單給歌手一個舞台,一個配備了頂尖管弦樂隊的舞台,讓歌手去現場發揮,讓觀眾欣賞音樂的純粹。

而且節目在集結了歌壇的資深唱將、中流砥柱和新生代佼佼者,向觀眾呈現了一場音樂盛宴的同時,揭示的文化內涵,營銷模式,和節目本身的創新性,也值得每一個媒體人思考與借鑒。

這檔節目不是音樂行業的突破,但卻是電視綜藝節目的一次突圍,歌手們的新突破,還有回歸音樂本身的真。

雖然名為比賽,而比賽實際上隻應是歌手與歌手之間,歌手與觀眾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

歌手在舞台上,不是勝利的追逐者,而是一位純粹的歌者,讓每一位歌者儘情揮灑信仰,讓整個華語流行樂壇整體提升才是他們的夢想。

這也是《我是歌手》這個節目最大的社會價值所在。

如果說迷人的聲光特效和高品質的歌手演唱,是《我是歌手》成功的關鍵的話,那麽將華國兩岸三地的職業歌手置於激烈競爭中,繼而推動了內地音樂市場的快速發展,才是最具有格局性的重大曆史意義。

音樂雖然隻是劉清山的一個副業,但因此而帶來的行業地位卻是他用來掌握未來娛樂王朝的必要手段。

人們大多隻是看到了節目的本身,而潛在的歌壇人脈,才是他願意花費這麽多心思的原因

內地音樂界不同於歐美同行業,在我們還在嚐試著接觸和融合歐美十幾甚至幾十年前流行音樂風格類型的時候,其實人家早就形成了幾十年豐富經驗積累起來的固定流派和傳承。

劉清山為什麽能在那邊很快開拓出市場,而不能在內地歌壇擁有更大的名氣和地位?

因為華國內地的風格和流派尚處於摸索當中,一切基於拿來主義的基本框架之上。

而他的英文歌曲作品,就很好的切準了歐美流行潮流走向的脈搏,儘管作品並不是很多,卻起到了一個引導作用,是業以成熟流派和風格上的再創新。

再加上西方社會環境一直崇尚的個人英雄主義的傳統認知加持,劉清山這樣一個在各方麵都引來轟動效應的外來者,就會格外具有了榜樣作用。

實際上西方人更崇尚個人崇拜,儘管他們的科學更發達,社會法製更健全,骨子裏對更強者的尊崇又跟信仰相關聯,所以劉清山能在那裏取得更快的認同。

反之華國人更注重現實,更看重集體榮譽感,思想境界也相對保守,這也是他音樂方麵反而不如英文作品影響力的原因。

於是如何能取得如同歐美那樣的行業內認同度,就成了他在內地市場的首要問題,其中的人脈更是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

當天的宴會進行到了很晚,劉清山儘管終於鬆了一口氣,卻還要緊張地等待著第二天來自全社會的信息反饋。

因為數據是死的,社會的反應跟市場反應還是有著不同的最終導向意義。

畢竟民聲永遠是大多數人的要求和願望的體現,是數據和娛樂媒體宣傳永遠取代不了的社會現實。

所以,早在宴會的舉辦同時,劉清山就吩咐石慧帶人密切關注網絡上的各種聲音了。

而他為了等第二天的國家級報刊的輿論定位,一直待在了雪域娛樂的辦公室裏整晚未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