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評價頗高(2 / 2)

娛樂王朝 三寸刀 1690 字 4個月前






用也沒什麽違規之處,因為劇本是國視需要的那一類。

而且劉清山前往這家圖書館可不僅僅是為了遮人耳目,是確實要查閱一下相關信息,畢竟「闖關東」年代的曆史資料確確實實少得可憐。

果然那位王主任就提到了這一點:「我們的曆史劇大多是寫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即使年代劇,也大多寫名人、商人、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很少寫底層人民,年輕觀眾很難了解在那個時代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憂慮。」

劉清山多聰明的一個人,他知道像王主任這樣的大人物,是絕不可能輕易發言意見的。

既然說出來了,孜然裏麵包含著很多東西,他就得千方百計地去迎合這種試探性的問題。

「是啊,我是魯省人,在有了創作年代劇的想法後,就下決心寫在日俄戰爭至‘九一八這段曆史時期最底層的魯省人闖關東,他們的求生運動,他們的不屈不撓,他們的生死歌哭!作為一個年輕編劇,我不想借一個曆史的天空去玩味欣賞宮廷權術,去抒發沒落貴族小姐少爺之情之慨,熒屏上這樣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於我們民族精神健康無益。」

「這麽說關於這段曆史,你之前並非一無所知?」

「嗯,我們魯省人哪一個人,都能或多或少地認識或間接認識一兩位闖關東的老鄉後代,前些年我還小的時候,這種回老家尋根祭祖的事情並不少見,但能真正能了解那個年代的人可以說少之又少!」

那位王主任眼前一亮:「劉先生是說,那些後代人也講不清楚自己家祖輩經曆過的事情?」

劉清山的臉上適時展現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就是這樣,其實我早在有這方麵的想法,小的時候見過的類似東北老鄉多了,聽到的故事也多,一直有想法把那些大時代中的小人物命運編成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身旁那位同樣被叫做主任的劉姓女記者,明顯也來了興致:「劇中的朱開山這個人物有原型嗎?」

劉清山搖搖頭,「原型是沒有的。這個人物是我根據兒時記憶不斷感受、感悟、提煉、升華出來的。曾有一位老人來自一個地方叫做一麵坡鎮,那裏就住著很多當年闖關東的老鄉。我認識的那人都叫他老隋大爺,他說了很多自己兒時的經曆,至今我都記憶猶新!」

「那位老隋大爺都說過些什麽?」

「他說的都是些自己的兒時記憶,當然是在解放前。比如過年了,別說魚肉米麵,他家裏連片菜幫子也沒有。娘叫他去挑擔水裝缸裏,水挑回來了,可是臨進門,他摔倒了,水桶歪在地上。他哭著喊娘,水都灑了,還怎麽過年啊!他娘拾起水桶,看了看說:桶底不還剩點水嗎?娘給它燒熱了,喝口熱乎水,咱娘倆也得過這個年。」

嘴裏講著故事,劉清山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那位劉記者更是忍不住默默抽噎了起來。

劉清山緊跟著說道:「現在你們了解我當時的心情了吧?說實話我是一邊寫一邊流著眼淚,後來的劇本每一集都是那樣的叫人牽腸掛肚,就是來自我當年的深刻記憶。那一代闖關東的艱辛實在太苦了,了解到的越多我越是心痛!」

那位王主任又說了:「是啊,將家族史與社會史相融合,賦予了《闖關東》厚重的曆史感。劉先生,你做得很不錯,也讓我們這些對那個年代那一批人可以說幾乎沒人和了解的人,知道了這段曆史的真相,朱開山這個人物的原型,就是闖關東的老人給我們這些後代兒孫的精神光芒。」

「是的,把平民百姓和大曆史背景相結合,讓傳奇搭在曆史的肩膀上,增強可視性,這樣所表達的主題精神也就能更好地被觀眾接受。」

「闖關東這段曆史是底層人的一場求生

運動,沒有出現大英雄、大人物、大商人、大富豪,與大清朝廷沒有什麽聯係,與曆史上的風雲人物沒有什麽相乾,所以,它被忽略了,也就沉寂了,曆史繞過它呼嘯而過。」

「確實是華國近代史上一個非常獨特、影響巨大的曆史文化現象,在人類遷徙史上極為罕見。2000多萬破產農民為謀求生路從中原逃亡到東北,其中大部分是魯省人。」

「我個人認為,這部劇是為底層人寫的一部傳奇劇,平民故事更震撼人心。另外,講故事的方式吸引人,演員表演感動人,製作精良愉悅人,國家發展需要精神引領!」

「我也認為是自己迄今最好的一部作品,超過了《亮劍》和《潛伏》。」

「我被那段曆史深深感動。朱開山為人仗義,秉承了山東人深明大義、做事不張揚、為人內斂、不惹事能忍事、該出手時絕不含糊的特質,能屈能伸,很了不起。這部戲深刻地反映了中華民族那種不屈不撓、勇於奮鬥的精神。」

於是希中間***來一句:「該劇製作精良,場景構圖極為講究,采用了大量的室外自然場景作為劇情載體,這些自然場景戲濃厚而富有韻味地展示了關東的自然環境和風土人情,給人身臨其境、痛快淋漓之感。」

劉清山很認可他的觀點:「尤其重要的是,這些秀麗壯美的關東風光,與正發生於這塊土地上的顛沛流離、弱肉強食和民不聊生等人間煉獄般的殘酷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