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重重謎題(1 / 2)

新城追凶 廖捷沈北北 1195 字 4小時前






姚遠沉默了一下,他雙手交叉托出下巴,神情嚴肅的回答道:

“應該就是地下岩石不斷坍塌的聲音。“黃葉溪遺址”原本就是由於古代地震後的地殼陷落,才得以完整的保存下來的曆史古跡。也是在那次的事故之後,我們才發現,原來地殼錯位的深度,遠比陳老師預估的還要更深上許多。這的確是一場充滿遺憾的事故。”

姚遠還回憶道,12號坑出事之後,遺址的發掘工作暫停了好幾年。

所有當事人的生活,也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姚遠當時正麵臨畢業,他選擇在在碧波大學留校任教,繼承導師的遺誌,從講師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正教授。

他的同門同學阮翔,則申請到了國外大學的獎學金,出國轉讀了東方文明史。現在留在海外,在一家博物館的亞洲館工作。

當時還在讀研二的小師妹宋小雨,則轉到了秦誌教授的門下。目前,她與師兄胡方一樣,都在碧波市理工大學進行教學工作。

也就是說,除了遠在國外的阮翔。其他幾名當事人都在碧波。如今,秦誌和姚遠已經陸續在參與協助警方的調查。想要確切的複盤當年的情形,“特調組”還可以找其他幾個也聊一聊。

接待室裡的交談正如火如荼。大花山分局的警員們,又連夜送來了當年的事故檔案。麥小冬和沈北北正在認真的翻閱與整理著最關鍵的信息。明天的早會上,將會用到這份重要的資料。

十四年前,首先接到電話的是大花山分局的警員趙麗。

事故當天下午3點22分,報案人為姚遠。隨後,趙麗立刻通知值班警員、消防隊和聯係120協同出動。碧波大學校方,也在下午3點30分,接到了秦誌的電話通知。考古學係向學校管理處通報了事故情況。

3點40分,第一批救援人員抵達現場。

搜救人員快速勘察後判斷,現場的坍塌情況非常嚴重。他們采用了熱能及聲波探測儀向下探測,卻沒有發現任何生命跡象。

4點10分和25分,第二和第三批更為專業的救援隊相繼趕到。開始在12號地坑左側斜側方,向下開出一個狹小的通道,晚上6點四十五分,通道開鑿完畢,救援人員們放下食物、水和衛星對講機,並且通過對講機與地下通話。但一直無人應答。

晚上8點零一分。12號地坑右側再次發生坍塌以及大麵積沉降。

救援人員再次放下通訊及探測設備,依舊沒有發現生命跡象。

當年參與現場搜救和調查的警員們也表示,事故現場絕不可能是偽造出來的。而地質專家事後分析時也一致認為,陳方舟很有可能在首次坍塌時,就已經遇難了。

那麼現在,警員們不得不麵對兩個難以解釋的疑點:

首先,今天發現的那具骸骨身上,並沒有骨折、骨裂傷,其胸骨、頭骨也沒有任何重擊所產生的挫傷;顯然並不符合坍塌壓迫、致其死亡的事故特征。如果他是陳方舟的話,屍骨怎麼可能一點骨折挫傷都沒有呢?

其次,事故發生後,“黃葉溪遺址”的整體發掘工作就被延後了好幾年。直到姚遠、秦誌等專家經過長時間的論證之後,才在8年前再次重啟較大規模的勘察與發掘。這也就是一直持續到今天的第三期發掘工作。

這次的項目,還是在碧波大學與武寧大學,兩所重點高校考古學專家的通力合作下,才得以順利推進的。每次的下坑與發掘,都有來自雙方的師生一同參與。

今天發現遺骸的“儲藏室”,此前本應從未有人進去過。

如果屍骨不是陳方舟?那又是誰,他又是被誰放進去的,為什麼會帶有陳方舟的工作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