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9章(1 / 2)







“是的父皇,兒臣正在命湯若望修撰《火攻挈要》和《坤輿格致》,此外還讓他撰寫了一些啟蒙之類的書籍,以教化幼童。朝廷不該以文章取仕,注重科技注重發明。父皇您可聽說過,先人畢嵐發明龍骨水車,杜詩發明冶鑄鼓風用水排,杜預發明由連機碓和水轉連磨,此外還有民間自製的水轉大紡車。這些東西,都是可以取代人力而為之,晝夜不停的。”

畢嵐,東漢宦官,十常侍之一。十常侍朋比為奸,禍亂朝綱,製造出黨錮之禍,後被袁紹誅殺。

評價一個曆史人物從來都是一分為二的,功是功過是過。不可否認畢嵐是個反麵人物,可是此人卻發明了一種翻車,用於取河水灑路。

古代的道路都是泥土和石子鋪砌的,天氣的時候塵土飛揚。《後漢書·張讓傳》記載:"使掖廷令畢嵐作翻車渴烏,施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

太監畢嵐通過摸索,發明了一種能從溝渠裡把水抽到路麵上,然後用水灑地,以壓灰塵。這樣就極大方便了皇帝的出行。後來,翻車流入民間,人們將其進行改造,運用到農業灌溉方麵,極大方便了農民取水灌溉。

說白了,就是畢嵐發明了一台水利翻車。可以使得地處的河水,流向高出。一開始隻是用於路麵灑水,隨後被應用到了農田灌溉上麵去了。

杜詩,東漢官員,水利學家、發明家。光武帝時為侍禦史。任南陽太守時,創造水排水力鼓風機,以水力傳動機械,使皮製的鼓風囊連續開合,將空氣送入冶鐵爐,鑄造農具,用力少而見效多。他還主持修治陂池,廣開田池,使郡內富庶起來,有“杜母”之稱。南陽人稱讚說:“前有召父,後有杜母”。

從商周以來,百姓們都是在用皮囊鼓風,子繼父業,年輕工匠必須學會縫製皮囊的技巧。說明早期冶鑄匠師高度重視鼓風器具的製做。鼓風裝置由人力驅動人排發展到用畜力和水力驅動馬排、水排)是東漢冶鐵技術的重大創新。

由於杜詩的倡導,水排在南陽地區已較多地使用。造作水排,鑄為農器,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