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2 / 2)







不老山發生驚人異變,且不說這極有可能是某種絕世寶物出世的征兆,單論不老山是逍遙門根基所在、其中藏有無數寶物,諸多勢力必然會詳細探索一番。

但是,這一次探索卻讓一眾泰鬥勢力損失慘重,自此之後,便再未深入其中。事實上,世人並不知道,一場陰謀正在慢慢醞釀。

當時,不老山周圍百裏魔域中並無邪魔存在,但依舊極其危險。此地發生劇烈變化,魔氣不斷能夠魔化人類,還能魔化花、草、樹、木、虎、獅、蛇、熊等一切動植物,使之化成魔妖和魔獸。並且,就連一些特殊的靈材、靈水、靈氣等,在魔氣的侵蝕下,都化作恐怖魔靈,譬如金石魔靈、弱水魔靈、風影魔靈等。

魔域中魔妖、魔獸、魔靈,俱是強大無比,迄今為止,據世人發現最弱的存在也可媲美斬神境界的修士。

剛開始,諸多勢力不知其中險惡,各自為營,進入其中。因此,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幾乎全軍覆沒,能從中僥幸逃出來的人十不存一,並且,他們連不老山都未達到,越靠近不老山,其中魔物越強。

這一消息,一經傳出,立即轟動天蒙世界,引起一片嘩然,世人都在想,如今在不老上,到底有何等恐怖的存在?

不過,這幸存下來的修士從魔域中帶回一樣東西,即是魔源。

魔源,是魔域中魔妖、魔獸、魔靈力量的源泉,和修士體內的神域大抵差不多,不同之處便是魔源中蘊含的是魔力,神域中是神力。

同樣,魔源也是修魔者的力量之源,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功法,在體內結成的“域”也不同,譬如,妖族修煉妖核,佛宗修煉舍利子,鬼族修煉鬼門。

此外,每抵達一個大境界,域也會隨之進階,譬如方化境是國,世界境是世界,天地境是一小方天地。

通過吸收“域”中的力量,可讓修士大幅度增進修為,比服用一般靈丹妙藥還要快。不過,在此之前,必須先將“域”中對於自身修煉的“域”不利的成分煉化才行。譬如,修煉神域的修士想吸收魔源中的力量,就必須先將其中魔氣、煞氣、陰氣、毒氣、腐氣等種種異端力量煉化,之後才可吸收,否則不但會和體內神力相衝,導致自身遭受重創,甚至還會走火入魔,墜入魔道,被之魔化。

煉化“域”中異端力量並不困難,修煉到證道境界時,在體內會誕生各種真火,修道之人就是道火,修魔之人即是魔火,修佛者為佛火,修煉功法不同,誕生的真火也不同,單是道火中就有無萬大千種。當真火到達一定程度時,還可晉升為更為厲害的火炎。

憑借體內特殊火炎可煉化異端力量,有許多種因素,決定煉化速度的快慢,如自身修為,火炎的品質,神識強弱等。

――――――――――――――――――――――――――――――――

這一次深入魔域,諸多勢力雖得到不少魔源,但相比慘重的損失而言,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畢竟人一死,其附帶的“價值”也就沒了,譬如人脈關係之類的。

不過,諸多勢力高層知道,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若是謀劃得當,人人修煉成尊聖,也未嚐不可。

在皇極大地東域有一座被世人喚作丘石山的矮山,此山地理位置特殊,臨近惡名昭彰的魔羅江畔,又與大凶之地古巫山相依,有此兩處令人談之色變的極凶險地在,此山方圓十裏自是渺無人煙,少有人經過。

丘石山遠觀如一土丘,山勢平緩,鮮有陡峭之處,凡人亦可輕易攀爬,登臨山巔,百丈山體均由岩石構成,丘石山遂因此得名。山中一片荒蕪,草木不生,一派落敗光景,除卻隨處可見的亂石之外,便再無他物,相當貧瘠,仿佛是被天地遺棄一般,孤零零的,蕭索孤寂。

可是,若此刻有人登臨這座向來不被人矚目甚至連山名均被世人遺忘的矮山山巔,便會發現極其驚人的一幕。

山巔之上亂石林立,縱橫交疊,形成一片石林。在石林中心處,那些或大或小的岩石卻被人雕刻成千奇百態的精美石雕,足足有近百尊。

石雕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形神畢肖,彷如真物,雕以形,賦以神,令人隻覺這一尊尊石雕仿佛是鸞鳳展翅,即將翱翔天地,又如畫中仙子,將要乘風而去,具有無與倫比的視覺衝擊力,俱是曠世神作。

並且,其雕工精湛,微妙人神,技藝高超,可謂是鬼斧神工,玄妙莫測。撮合微雕、圓雕、浮雕、鏤雕、鏈雕、透雕、沉雕、線雕、薄意、篆刻、鈕雕十種技法,勾勒細膩,臻微入妙,在轉折、頓挫、凹凸、起伏之處,處理得毫無瑕疵,更是毫厘千鈞,渾然一體,彷如天成,而非後造。

雕刻十種技法獨有千秋,各有優劣之處,何種技法更為高超,一直是各家流派爭執不休的話題。例如,微雕講究“精微”二字,由此技法雕刻的石雕精美、細致、神妙,在細節上無懈可擊,堪稱完美。而圓雕則極富立體感,生動、逼真、傳神,呼之欲出。圓雕重在以靜止形態表現運動過程,這一點是精雕做不到的,而圓雕也不及精雕那種出自書法、繪畫的細膩、精致和寫意。其它八種技法各有優勝之處,也有不儘如意的地方。

在悠久的曆史上,被稱作“天作”的石雕,多是出自“天匠”之手,成為天匠的標誌便是將十種雕刻技法融匯貫通,融為一爐,再而形成自己獨特的雕刻技法。如丘石山上這些石雕,便是集眾家之長,十種雕刻技法已臻至爐火純青的地步,但離“如意圓滿”還稍稍欠缺一些火候,遂這些石雕隻能算是神作,據“聖作”還有一點距離,不過能到達如此地步,縱然是此道多年、那些聞名已久的名匠大師也無法做到。

並且,雕刻這些石雕的人技法遠非如此,丘石山上的石料隻是凡石,內部結構不僅脆弱,而且含有大量雜質,遠遠達不到作為雕刻石雕的石材標準。此人以凡石雕成“神作”,化腐朽為神奇,其雕工超絕,簡直是匪夷所思,巧奪天工,若是傳出去,整個天蒙世界都要引起軒然大.波。雖還未到達天匠的程度,但已經極其罕見,世間少有。

而且,其雕刻技法在某種程度上要遠遠超過天匠。

在雕刻石雕時,不論是初學者,還是精通此道的名匠都知道,完成一件石雕需要經過許多步驟。譬如,單以圓雕這種技法雕刻的石雕,需要經曆打胚、製胚、雕刻細胚、修光等四個步驟,處理時需謹慎,一再小心,若是出現差錯,便會成為敗筆之作。石雕的觀賞性倒是次要,最主要的還是無法獲得更多的力量。

若在場有名匠大師在,定會感到匪夷所思,驚為天人,這種雕刻技法,顛覆認知,違背常理,簡直不可思議。

在雕刻石料時,必須循序漸進,完成一個個極其繁瑣的步驟,先後順序不可亂。可在丘石山上這些石雕,所有步驟都是在同步進行,並且是在同時完成。(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