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邊境危機(2 / 2)







怎能允許一個涉嫌謀殺的罪犯大搖大擺地走出牢門?

誠然,司法部門早晚要把文伯祺的劣跡昭告天下,但這隻是官方單方麵發聲;如果受害方不現身,那就永遠彆想堵住文人們的悠悠眾口。

恐怕他們還以為老爺子隻是為了屠戮找借口罷了。

他們必定會在背後琢磨,三法司宣布的判決有多公正,說不定還懷疑三法司是老爺子操控的棋子,一同導演這出屠戮戲碼。

不論文伯祺的罪行是真是假,或許隻是憑空捏造出來的。

當初老爺子乾掉胡惟庸後,在次年又對與胡有瓜葛的官員進行了清理,使用的正是這同樣的說辭。

隨便編造官員與胡惟庸勾結的故事,然後大開殺戒。

接下來,他們不敢對皇上說三道四,轉而把所有的黑鍋都扣在了朱懷頭上?

淮西的老貴勳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真的琢磨不透皇上的用心何在。

明明有更好的應對之策,為何偏偏選擇最糟糕的一種。

藍玉皺著眉頭思索,想了半天仍理不清頭緒,終於不耐煩了,揮手道:“罷了,不去想了,皇上自有他的算計,隻消我的外甥孫不虧欠,那些酸腐先生們愛怎麼嚼舌就隨他們去吧!"

眾位一尋思,此言有理,瞬間釋懷。

刑部的牢獄裡。

其實,朱元璋在處置這樁事情時,心底多少有些對朱懷的歉疚。

殺人,乃是一門藝術,殺害文豫章則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決策。

既需保全文豫章的體麵,同時還得迅速讓朱懷重獲自由。

他並不願意讓他心愛的大孫子長時期受囚獄之苦。

然而,如此斷然處決文豫章,無可避免地令一些關鍵證據消失無蹤,會有一小撮文人將矛頭指向朱懷。

但朱元璋的這一番苦心,卻無法對外人言說。

對於文豫章與他媳婦之間的事,老爺子已表明態度,會給文豫章留足顏麵。

追隨朱元璋多年的老臣,他怎會忘卻這份舊情?

後人總評論朱元璋殘忍無情,事實上正相反,他可是極重兄弟情誼的一代帝王。

或許這是出身草莽的皇帝所獨有的特質。

與劉邦不同,他朱元璋真真正正是個窮苦出身的草根帝王。

哪怕他揮刀斬人,也絕不會公開所有內情,哪怕自己會背上罵名,也要儘力維係下屬的臉麵。

沒有人理解這位晚年皇帝的用心良苦,他是帝王,大明的天子,亦無需在乎後人的評價,展現出不為人知的另一麵。

做一個無情的帝王,並非是壞事。

曆史是由文人記錄的,他們可以隨意粉飾,讓人遐想萬千,但自己的內心清清楚楚,他自信不曾做過那等飛鳥儘良弓藏的暴行。

他與劉邦有著本質的不同,也一直對劉邦那一類人充滿鄙視。

朱元璋望著朱懷,輕輕道:“其實,之前我講的也有不對之處。”

朱懷不明所以:“哪不對呢?”

朱元璋長歎一聲:“我說你要堂堂正正地離開,然而,那也會引來一些人的非議。”

朱懷思慮片刻,道:“是因為文豫章提前離世的緣故?是不是擔心有文人會在背後詆毀我?”

朱元璋凝視著朱懷,隻見他機靈得很,總是那麼敏銳而準確:“唉,你這小子,還真是心思玲瓏,看待事物總是又準又快。”

朱懷露出微笑:“老爺子您想多了,如果我每天顧慮這個擔心那個,彆人一對我指手畫腳,我就縮手縮腳的,那我還能做啥事情呢?”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人活世上,何必理會彆人的評說?問心無愧就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