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曹操的躊躇(1 / 2)







此番推行科舉之事,呂布可不隻是麵向治下,朝廷詔書是發往天下各郡縣的,諸侯剛剛吃了一場敗仗,加上呂布是以天子名義傳詔天下,至少明麵上,沒人敢駁呂布這個麵子,現在的呂布,不是當下任何一家諸侯能夠扛住的。</P>

鄄城,曹操默默看著詔書,隨後遞給荀彧問道:“文若以為如何?”</P>

之前在南陽討不得好,回來後袁術又命人送上重禮主動認慫,加上袁紹那邊幫忙說話,讓曹操現在很被動。</P>

袁術打的什麼主意曹操哪裡不知,孫策死了,袁術這是看上人家地盤兒了,想要趁機拿下江東,但如果袁術拿下江東的話,劉備就夾在了自己和袁術之間,劉備顯然也不想讓袁術再度壯大。</P>

不過劉備顯然是不具備染指江東的能力,無論名義上還是水軍能力上,劉備很難渡江,所以劉備的策略是聯合江東,限製袁術,讓袁術不能以武力強取江東,這是劉備現在唯一能做的,若是太過,曹操這邊也可以用幫助袁術的名義來牽製劉備。</P>

至於袁紹,之前雖然二袁爭的厲害,但既然袁術已經徹底跟他這個兄長認慫並願意向袁紹稱臣了,袁紹自然沒理由看著彆人打自家兄弟,但同樣也不希望袁術再度壯大起來,所以這件事上,袁紹的態度最為曖昧。</P>

有時候曹操也覺的很心煩,呂布帶來的壓力顯然所有人都看到了,所以現在中原各大諸侯都在瘋狂的想要擴張勢力,但又怕動作太大,再度引來呂布。</P>

如果呂布東征,關東諸侯恐怕很難再來一次聯合,所以這次孫策死後留下的地盤就成了導火索,哪怕知道此刻內耗隻會讓關東勢力受損,但沒辦法,若不能整合力量,他日更難麵對整合後的呂布。</P>

“此乃……”荀彧目光複雜的看著詔書,良久方才道:“此法若興,百年內,呂布不必擔心無人可用,此乃廢除察舉製,建立屬於呂布的新製。”</P>

“百年之後如何?”曹操好奇道,他也能看出這是呂布要廢舊立新,但百年之後的弊端卻還未看到。</P>

“在下也很難說,這科舉終究還是用人之法,這世間有法便有漏,若君上可以控製局麵,這科舉之法平心而論,要比察舉製更好,然而法治亦無外乎人治,百年之後,朝中新貴成了似如今的權貴一般,這科舉製出來的人才想要攀升,還是要通過這些朝中權貴,到那時,察舉製與科舉製,實則並無差彆。”荀彧歎了口氣道:“或許還不如察舉製。”</P>

“法治無外乎人治,這世上怕是難有完善製度。”曹操搖了搖頭道:“況且你我也活不到百年之後,操那份閒心有何意義?我是說這科舉製於眼下如何?”</P>

“至少呂布不會無人可用。”荀彧迎向曹操的目光道:“隻要呂布不是盲目冒進,此科舉製足以為他搜羅天下人才。”</P>

不是說天下人才都會跑呂布那裡,但那些在諸侯治下因為種種原因不被重用卻有才能和抱負之人,怕是都會被吸引到呂布那邊。</P>

呂布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就是帳下始終無人可用,哪怕有賈詡、郭嘉、法正、李儒、荀攸這些頂尖人才,但中層和底層一直是不夠用的狀態。</P>

尤其是拿下蜀地之後,呂布人才不夠用的情況就更嚴重了,這也是呂布之前明明力壓群雄,卻並未奪太多地盤的緣故,不是不想,隻是奪了也無法治理,反而會讓原本高效的朝廷運轉變的困難起來。</P>

這科舉一出,呂布隻要不是太急,在關中發展個十年,人們心中可能會形成一種共識,有能力的去關中,有家世的在關東,當這種共識形成的時候,呂布就不會缺人才了。</P>

這無疑是很危險的,但卻也是無解的,因為如果關東不想被呂布吸走人才,那就必須也搞那一套。</P>

但科舉這東西,在關中可以搞,沒人會反對,會反對的人,基本都無力發聲了,但在關東不行,這等於是削了世家的根,這世家會願意?</P>

顯然不會,哪怕知道這對大局有利也不會如此,那樣在關東和關中有何區彆?憑什麼還支持你?</P>

呂布從一開始就沒有世家豪族支持,他是這麼一路硬走出來的,江東其實如果孫策還在也可以走這條路,但其他諸侯,包括曹操、袁紹、袁術、劉備、劉表都沒辦法走。</P>

這就像戰國時,諸國人才儘往秦國跑道理一樣,不是諸國不想要留住這些人才,而是國內已經給不出這些人才未來了。</P>

曹操又看了看詔書,搖頭一探:“昔日洛陽見那呂布時,雖然雄壯,卻也不過是莽夫爾,如今看來,當年是小覷此人了,此人心機之深,世所罕見。”</P>

呂布這科舉之法,曹操其實很認同的,而且他也一直注重對寒門人才的吸納,但也一直沒能找到一個像科舉這樣的辦法來廢除察舉製。</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