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皇子封國,朕教皇子們用皇權,朱見深莽鬥歐羅巴群雄(2 / 2)







皇子們的班底,都是皇帝一點點給挑的,他們也在旁邊看,一邊看一邊學。

皇帝還是決定,派一個重臣去跟著,等到皇子們成熟,便回到中樞,未來也不派人去了。

眨眼間,景泰三十年就要過去。

年中時馬文升被調入澳大利亞,負責管移民和清理野人,從發現新大陸之後,陸續移上去十幾萬人。

整個景泰三十年,總共移上澳大利亞本島的有七十萬人,北麵新幾內亞和東邊的新西蘭,都已經發現了。

兩個島又各自移了十幾萬人上去。

合計移上去一百萬人。

本島澳大利亞,一分為三,分封給三王,新幾內亞和新西蘭,各封一王。

五王已經選定了,老二朱見滬、老三朱見渝、老五朱見滬、老八朱見漪、老九朱見渚。

老六朱見濼去馬六甲對麵的蘇門答剌島,老十朱見淶去爪哇,老十一朱見滸去棉蘭老島,老十二朱見泗去蘇拉威。

還有一些星羅棋布的小島,則封給宗室裡諸王。

比如東帝汶附近的小島很多,合並封給朱祁鎮的兒子德王,澳大利亞附近有很多小島,封給宗室。

年後,去澳大利亞繼藩的藩王,就要繼藩了。

大明會源源不斷給支持,支持期限是三十年,三十年後,封國就要自給自足了。

同時,中樞會派重臣去封國坐鎮,教導國君如何做好王上。

老七也一起就藩,斯裡蘭卡已經清理完畢了,還給他南印一部分,省著隻做一個島國國主。

今年春節,是朱祁鈺家族最全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全家在一起吃飯了。

朱祁鈺令畫師,畫了一些全家福,各宮送一份,就藩的皇子也帶走一份。

皇帝不要求他們來朝,隻希望他們能好好做好封地裡的皇帝,過好自家日子。

大明和屬國聯絡永遠不斷,明人可隨意穿梭諸國,不設門檻。宗國內的稅收一律歸封國,大明不收任何。

皇帝做到這一步,已經是千古難有了。

至於各封國內實行什麼製度,他就不操心了,讓他們去封國內,根據自己的治政經驗,自己推行吧。

隻是書籍,要全部帶上。

但各宮哭聲不斷。

年長的幾個,除了老四外,第一撥就藩。

其他的陸續就藩。

朱祁鈺心裡也不太痛快,主要是為他批複奏疏的人少了,這幾個大的,都是他一手培養起來的。

能力什麼樣不好說,肯定好用。

一口氣封走十個,兒子多也不抗封啊。

作為父親,豈能一點感情都沒有?

年後,就定下就藩日子,六月十七,吉,宜出行。

萬國運動會,實在沒意趣,全是大明贏,皇帝讓他們回家好好練,明年也掙個金牌回去。

轉眼就到了六月。

五個年長皇子,拜彆皇帝,踏上了自己的封國。

太子這幾日心情也不好,怎麼說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弟弟,臨行前他哭了一場,告訴弟弟們,有困難就寫信,大明能幫的,一定不會含糊。

這是太子應該承諾的,作為大哥,有幫助弟弟的義務。

皇帝年齡越來越大了,皇子們能指望的是大哥,而不是父皇了。再說了,四個同歲皇子,都沒跟他爭太子位,他該偷著笑吧。

皇帝劃定,幫助藩國三十年。

派重臣坐鎮十年,期間政績,算在大明政績內。

五個皇子去就藩,家眷暫時放在大明,主要是封地太危險,孩子太小,帶過去擔心出問題。

皇帝給他們配備了充足的醫生,船隊帶最多的是書籍。

他們是繼藩,不是去當野人。

大明有的,藩國也都有。

朱祁鈺看著鏡中的自己:“兒子們都出去就藩了,朕真的老了嗎?”

整整一天,他沒有處置奏疏,枯坐很久,睡了一覺。

當父親的心裡,終究是不舍的。

但大明皇子封國,是從太祖皇帝起就立下的規矩。

同行的還有德王,以及一些封在小島上的宗室。

老四拜彆兄弟們,就去於謙府中拜師,請求於謙收他做衣缽傳人,他願意沉心學習。

於謙本就看好老四,自然是有求必應。

重點是他越來越老了,不知道今天閉上眼睛,明天會不會睜開了,他也想為大明儘最後一份力。

而在歐羅巴。

陳嘉猷周遊列國之後,得知列國恐明情緒嚴重,皆認為大明野心太大了。

因為大明侵入了他們的貨品傾銷地,印度。

印度對大明毫無抵抗之力。

又因為大量奴隸賣入大明,導致印度勞動力不足,軍隊人數短缺,被大明打得稀裡嘩啦。

但這次大明沒屠城,而是大肆抓捕奴隸,修繕道路,並往烏斯贜上運。

一些印度政客跑到了薩法維帝國,遊說薩法維帝國參與反明,還有一些漂洋過海來到了歐羅巴,上躥下跳,散播恐明理論。

隨著奧斯曼帝國被打敗。

大明貨物再次傾銷於歐羅巴,海量的金銀被大明賺走,這讓歐羅巴王室對大明十分不滿。

以前就是,大明用瓷器、絲綢、茶葉,賺走了歐羅巴的財富,現在賺得更厲害。

對於歐羅巴本國產品,他們會進行收購,實在收購不來的,就聯合大明品牌,對該產業進行精準打擊,最終實現市場壟斷。

歐羅巴貴族雖然賺錢,但有識之士,已經開始呼籲支持民族產品,支持國貨。

但這樣的人,往往會遭到報紙上的攻擊。

報紙上把明人宣傳成上帝第一批造的人,所以是最優秀的,歐羅巴是上帝第二批造的人,和大明一樣,都是上帝的產物,其他人則是上帝睡覺後,從泥裡蹦出來的人,是不該存在的。

這些報紙把持著歐羅巴的輿論風向,因為這些報紙的東家,都是明商。

鼓吹明人,貶低歐羅巴無處不在。

看看,這建築是仿製大明的;那個杯子是大明製造的,他們的杯子又美觀質量又好,法國造的都是垃圾;我們的房子采購的瓷磚是大明造的……

整個歐洲,散布著明人是人上人的思想。

關鍵這種思想,無孔不入的深入民間,很多人開始主動自我矮化,認為自己生下來就犯罪了,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是明人。

有很多做生意的明人在歐羅巴做生意,他們標榜自己是紳士,是貴族中的貴族,是上等人。

歐羅巴也是上帝創造的,但是略低於明人的二等人,所以他們天生就不夠紳士,不是貴族。

看看大明創造精美的產品,這些東西,若不是上帝賜予,明人是怎麼會的?

這種風潮,席卷歐羅巴。

隨著運河工程的開鑿,這種思潮越來越厲害。

若以前,明奧戰爭沒爆發之前,這種思潮隻會讓歐羅巴權貴向往大明,那個遍地是黃金的大明。

現在,明奧戰爭大明以大勝收場,猶太人、奧斯曼人、印度人長袖善舞,恐明理論大爆發。

還有英國佬從中使壞,荷蘭人想和大明共同開鑿運河,而遭到朱見深的拒絕後。

兩種思潮發生巨大碰撞,正在改變著歐羅巴人。

但是,開鑿運河之後,歐羅巴的風向變了。

那些鼓吹明人的報紙被停刊,報社老板被打死,取而代之的是恐明思想渲染整個歐羅巴。

甚至歐羅巴出現了一種文學,幻想歐羅巴出現一個亞曆山大、成吉思汗一樣的偉大人物,東征大明,把大明打出屎來。

這種文學,受眾極廣,一經出現,就席卷了各大報刊。

被稱之為YY文學。

歐羅巴權貴反而認為,這種文學,能增長本國人對大明的自信心,鼓勵文學發展。

遍地粗製濫造的YY文學,正在洗腦歐羅巴,這是不是天生自我矮化?

而這期間,劉寧拿下突尼斯,定都突尼斯。

改突尼斯為郢都,郢京。

楚國效仿大明,實行兩京製,朱見深在突尼斯定為西京,在此建立行宮,他常年住在這裡。

開羅則定為開京、東京,也設行宮。

楚宗國作為大明和歐羅巴最重要的中轉站,對於歐羅巴所有消息,了如指掌。

得知YY文學在歐羅巴盛行,他知道機會來了。

立刻派出使臣,對意大利下達通牒,要求意大利,停止散播對大明不利的言論。

說白了,突尼斯和意大利的靴子尖西西可裡,正對著。

朱見深沒點想法,那就不是朱見深了。

皇帝把朱見深放在這裡,不是和歐羅巴合作的,而是擠壓歐羅巴的政治環境,把他們堵死在逼仄空間裡。

所以,朱見深直接劍指意大利。

劉寧兵鋒向西,把撒哈拉沙漠北邊的綠洲,地中海南岸的地盤,全都收入囊中。

但到直布羅陀海峽的時候,就遭到了西班牙警告。

西班牙絕對不允許任何人,控製這條海峽。

甚至英國佬也出來當攪屎棍子,進一步宣傳恐明思想,甚至威脅朱見深,英國要和楚國宣戰。

朱見深隻能忍下,當務之急是開通運河。

隻要明軍能源源不斷派進地中海來,他楚國就會屹立不倒。

而英國、西班牙、葡萄牙見楚國軟弱,就順杆往上爬,要求和楚國一起開通運河,各方占有一定股份。

朱見深本來不答應的。

英國卻勾引朱見深,願意將撒丁島割讓給朱見深。

大明的心思,他們太清楚了,不就是想進入歐洲,在歐洲得到一個據點,方便更好的貿易嘛。

英國佬也壞,拿彆人的東西,送給大明,他從中撈好處。

這可讓西班牙跳腳了。

撒丁島是西班牙的!

沒錯,這個島現在不是意大利的,這也是個王國,但這個王國有點慘,一直被殖民,現在被西班牙霸占著。

西班牙想送英倫三島給朱見深。

朱見深直接拒絕了,那鳥不拉屎的地方,誰要啊。

英國佬聽完臉都綠了。

最後商議來商議去的,他們決定把那不勒斯王國給賣了,就是西西可裡島,意大利的靴子尖。

隻要大明願意共享運河,那麼就將西西可裡島,無償送給大明。

朱見深對非洲可是又恨又愛。

北非好是好,在地中海南岸,氣候宜人,又和世界上最富的地方接壤,沒事搶一波都夠活了。

但一個撒哈拉沙漠,讓他徹底沒脾氣了。

他來北非繼藩,不是來看沙子的,而是要建立大楚帝國的,誰知道,狗屁沙漠,把他的野心給也熄滅了。

他倒沒懷疑過皇帝,因為這沙漠他就藩的時候就知道,可根據情報,沙漠沒那麼大啊。

他來了才知道,根本就走不出去啊!

他帝國夢泡湯了。

要麼往北,從歐洲撕下一塊肉來,要麼往南,去占領中非。

當然是往北啊。

中非不適合農作物播種啊,他可不想苦哈哈種地去,那跟皇帝換塊封地好不好?那破地方還是留給其他王吧。

乾脆,往北擴張,進軍歐洲。

學奧斯曼。

整個歐羅巴最大的軟柿子有兩個,幾個王國組成的意大利,和已經滅國了的希臘。

這倆軟柿子,要是能撕下一塊肉來,大帝國不是夢。

北非根據地不會放下,那麼就撕咬意大利,把意大利變成楚宗國,以後的大楚帝國。

而這,需要皇帝的支持。

他特意給皇帝寫信,皇帝回信告訴他,兵鋒往北,橫掃意大利,建立大楚帝國。

沒錯,這路子是皇帝給他挑的。

放心乾吧少年,朕在後麵做你堅定的後盾。

一番機鋒後,四國簽訂協議,明英西葡四國成立開羅運河公司,大明占股40%,其他三國,各占20%。

作為回報,將西西可裡島割讓給大明。

誰也沒問人家那不勒斯王國同不同意,就跟當初奧斯曼帝國把北非割讓給大明一樣,根本就沒問人家北非人民同不同意!

有了三國協助,奴隸自然就多了,開鑿速度也加快了。

但是。

協議剛簽,西班牙就鬨幺蛾子了。

西班牙認為,運河開鑿尺寸不宜過大,嚴格控製船支高度,維護地中海和平。

就是防著的大明寶船。

不讓寶船進入地中海。

在這一點上,三國共同進退,並且使用60%股權,具有絕對話語權,直接拍板通過。

朱見深懵了,你們這麼做生意是吧?

當即,撕毀協約。

做出攻打撒丁島的架勢,和西班牙艦隊在地中海上對峙。

奧斯曼和匈牙利在吃瓜。

最後是法國出麵調節,但要運河10%股權,這讓朱見深十分不爽,你們真當我明人是軟柿子呀?

劉寧率軍,作勢攻打直布羅陀海峽。

大有和西班牙火並之意,大不了我朱見深縮回紅海去。

英國開始看戲了,葡萄牙也事不關己,都希望大明和西班牙開戰,到時候他們撿便宜。

直布羅陀海峽實在太重要了。

那是歐洲諸國出海的通道。

唯獨英國不需要。

但英國也想通過控製這條海峽,遏製歐洲諸國的野心。

朱見深也不傻,這條海峽動不得,一旦動了,大明就是眾矢之的。

他就是嚇唬西班牙,讓西班牙低頭。

隻要拿下西班牙20%股份,他就有了絕對話語權,運河必須大規模開鑿,必須讓寶船通行。

西班牙是不敢賭的。

西班牙占著這條海峽,本就引起歐羅巴諸國的強烈不滿,都認為應該共用這條海峽。

一旦大明真的打,估計整個歐羅巴都會支持大明。

沒錯,朱見深這段時間,接見了很多國家使臣,都支持大明開戰。

朱見深可不想當出頭鳥。

他就是威脅西班牙而已。

他從小就宮廷裡,太知道這裡麵的水多深了,打死他也不敢去碰直布羅陀海峽啊。

對峙四十天後,西班牙服軟,和大明簽訂秘密協議,大明勢力,不能越過科爾馬,兩國以此劃分邊境。

科爾馬距離直布羅陀海峽還有很遠,這是擔心大明突襲海峽。

這是談判許久的結果,剛開始西班牙是想把大明限製在阿爾及爾,但朱見深堅決反對,最終才定在科爾馬。

相對應的,西班牙同意在運河上,支持大明立場,

協議簽訂。

明軍撤走,這讓歐羅巴上下一片唏噓,大呼錯過了好機會。

朱見深拿回了運河決定權,再次和英國、葡萄牙商議,為了給兩國施壓,朱見深拿出5%股份送給法國。

最終英葡兩國讓步。

運河公司從四國聯盟,變成了五國聯盟。

朱見深第一次見識到了歐羅巴政客的水平,就是一群不講道義的王八蛋。

他也不怕,隻要運河開通,寶船送過來,他真的誰都不懼。

五國聯動,運河開鑿進程加快,預計五年內開鑿成功。

這個時候,陳嘉猷送信給朱見深,告訴朱見深,歐羅巴恐明思想嚴重,讓他做好準備。

其實,歐羅巴是很排外的。

對於長著東方麵孔的明人,嘴上不說,其實心裡是很討厭的。

這種排外,從古至今就有,當年突厥離開大唐,跑到這裡來,就是因為被嚴重排外,才不得不放棄了原來長相,變成了現在的土耳其長相。

但至今土耳其也從未融入過歐洲。

歐羅巴把他們叫成雜種。

奧斯曼這麼強,歐羅巴上下不也不屑一顧嘛,他們很講血統論的,膚色論也很有說服力。

朱見深看完,更迫切地要打開運河,運河開通,讓你們歐羅巴上下換血,看看是我大明強大,還是你歐羅巴諸國連在一起強大!

看得出來,陳嘉猷這次招攬賢才計劃,並不順利。

朱見深手上倒是有一些埃及、北非的人才,他猶豫一下,決定裝船送去大明。

原因很多。

重點是,他是外裔人,想保證血統純潔性,就要謹防外族血脈侵入他們的族群。

明人在這裡人還少,若娶了當地人,那麼後人就會變成混血。

久而久之,明人的血統會越來越少。

可以適當混,絕不能大規模混。

他要借著送賢才入大明的機會,請求皇帝,送來一百萬女人,男人要源源不斷的送過來。

以他現有的國土麵積,能容納三百萬到五百萬人。

這裡不是本土,維持血統純潔性,就得從國內送人過來。

他先給陳嘉猷寫了封回信。

然後組織人才,送回大明。

朱見深認為,外藩和大明,要經常交流,才能學到大明本土的先進技術,才能在國際競爭中保持不敗地位。

藩國不能脫離大明,那樣用不了幾代,要麼被本地同化,要麼就被趕儘殺絕。

這一點他極有遠見。

他雖不是皇帝親生的,卻是皇帝養大的,這份情,要一直維係住。

至於太子,他也不擔心,因為當年的太子之位,是他主動讓的,這份大人情,朱見淇是不會忘記的。

有了兩代君主的感情,他有把握在北非立足,依靠國內不斷聯係,他就能夯實楚國基礎。

等他百年之後,楚國就是大楚帝國了。

他的孫子,就不用裝孫子了,是真真正正的皇上。

念及至此,他乾勁十足。

他又要給皇帝寫一封信,告訴皇帝運河開鑿情況,以及他和西班牙幾國對峙的過程等等,他要事無巨細的稟報給皇帝,並征求皇帝的意見,求皇帝給他派來幾個大將,最好派來一個重臣,幫他穩定朝局。

這一點,他也是深思熟慮的。

框架是最難建的,他招攬了很多基層人才,但高層人才卻稀缺,從大明引進是最好的。

因為藩國和本土是不分離的。

甚至,他往前走,都是皇帝給他指示的,讓他建立大楚帝國,也是皇帝同意的,甚至還讓他登基稱帝。

隻要和大明永遠保持良好國際關係,那麼楚國就永遠是大明的藩屬國,大明和大楚,就永遠是朋友。

這一點,朱見深是最佩服皇帝的,皇帝是真的不看重那些虛名。

可請重臣來坐鎮,他卻沒把握,因為中樞也缺重臣,尤其那種一錘定音的重臣,皇帝可舍不得放來非洲。

他得想個辦法,最好從少壯派當中選一個,他們在地方也就當督撫,來楚國,卻能當內閣首輔。

待個幾年,再回中樞任職,完美。

他筆走龍蛇,將發生的一切,意見等等,事無巨細地寫出來,送去中樞,請聖目閱覽。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