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雁湯底兔肉火鍋(1 / 2)

大宋清歡 空穀流韻 1517 字 4小時前






自書閣出來,往北不到一裡路,就能見到溪河蜿蜒處,鬆柏竹林鬱鬱蔥蔥,寒冬時節,亦無蕭瑟淒冷之相。

</p>

金明池既然從開封外城北部的金水河引灌,這一片自是水草豐茂。

</p>

又因溝渠挖得頗深,便會相應地出現坡崗,星羅棋布,錯落有致,建造瓦屋木樓後,映著植被,竟生生地在開封城西這一馬平川的地界,營造出山川形勢、溪穀幽潭的景象來。

</p>

左右是清淨之處,曾緯更是不拘,牽著姚歡的手,踏雪涉溪,來到一處不大的瓦舍前。

</p>

高俅已守在門口,忙將二人迎進屋內,細溜溜的眼睛彎成月牙兒,笑道:“四郎,姚娘子,莫看這家不過是個茅簷低小的樣子,做的山野風物,端的惹味。”

</p>

說話間,就有田舍翁麵貌、但衣著乾淨的掌櫃,殷殷上前,向二人作揖行禮,引到一處畫屏後坐了。

</p>

高俅見姚歡一臉緋紅,眼中的柔情蜜意像咕嘟嘟的茶湯般,幾乎都要溢出來。他又睃了一眼曾緯,這潘安之貌的男子,更是眉梢唇角都掛著春色。

</p>

怪道唐人盧照鄰說過,隻羨鴛鴦不羨仙。

</p>

這對兒鴛鴦,既不迂也不野,男子風流而不佻薄,女子靈俏而不冶豔,果然瞧著賞心悅目。

</p>

高俅最是識趣,側頭吩咐掌櫃的上菜後,便向曾緯道:“四郎,俺家小兒,身子素來有些弱,正巧前幾日郡王賞了根高麗人進貢的北參,說是剪了參須,與麂子肉同燉,最是滋補根基。我方才已打聽得此地冬獵野味的村集在何處,去去就來。”

</p>

曾緯心道,你可不用去去就來,你想去多久便去多久,正好讓我和歡兒清淨對酌。

</p>

嘴上卻溫言道:“急甚,你吃點東西再去。”

</p>

高俅道:“方才已熱乎乎地吃了兩杯酒,一碗雁肉餑飥片子,飽著呐。”

</p>

因又轉向姚歡道:“姚娘子,今日俺本來是讓店家備一隻豆醬雁兔燉鍋,不想這店家自告奮勇,說是學了一種新奇的烹煮之法。俺思量著,娘子本也是精於廚事、妙手成饌的行家,醬湯燉鍋之類,也不稀罕,不如便試試他家的新把式,也給他們指點指點?”

</p>

姚歡莞爾點頭。

</p>

美食愛好者,最鐘意推陳出新,何況身處這個宋代農家樂裡,她自然很想看看,冬令野味,能翻出個什麼花樣來。

</p>

高俅剛告辭出門,那掌櫃的渾家模樣的婆子,便端來一隻大風爐。

</p>

姚歡因姨母沈馥之愛飲茶,識得風爐這宋人煮茶時常要用到的器物。

</p>

風爐本為唐朝時的“茶聖”陸羽所製。陸羽將魏晉時煎茶用的三足“鬲”改良,成為可以架在小小炭盆上的高足鼎爐,鼎中煮水,調鹽料,投茶末,士人圍爐對坐,一邊等待茶湯沸騰,一邊暢所欲言,如此風儀的雅重韻致,豈非勝過酩酊大飲?

</p>

然而今日,麵前的風爐卻顯然又經過了改造,底部炭爐的敞口變得更大,坐於其上的陶盆也更寬闊,猶如海碗一般。

</p>

此際,爐底的小炭塊已燃得通紅,店家端來的覆釉陶盆裡滿滿一鍋湯水,坐上爐子沒多久,便沸騰起來,飄出陣陣濃香。

</p>

曾緯好奇地問掌櫃的渾家:“這湯一股禽肉濃香,卻又怎地清如泉水?”

</p>

那婆子恭敬答道:“官人,此湯,乃用豬骨和大雁的架子,小火熬煮一夜而得。大火湯濁,小火湯清。熬成後,若湯上還有浮油,俺們就用絲瓜絡置於湯麵之上,來回掃湯,浮油就都被瓜絡吸走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