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章秋風萬裏芙蓉舞(二)(1 / 2)

大唐酒徒 格魚 1640 字 1個月前




睿笑了笑,起身躬身道,“父皇,母妃舞姿曼妙令怡,兒臣隻是微有讚譽之辭,沒有吟詩。”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這本是白居易描寫楊玉環的詩句,蕭睿不過是見武惠妃霓裳翻飛,跟李隆基郎情妾意的,頗有白老先生詩句中之意境神韻,一時忘形脫口而出罷了。

但高力士卻在一旁微微一笑,“皇上,老奴倒是聽到了蕭大人的這幾句妙語。”

“哦?說來給朕聽。”李隆基饒有興致地側頭看著高力士。

蕭睿暗暗咒罵了一聲,高士正要張嘴,突然看到蕭睿投來的“不善”目光,微微一怔,也沒多想,徑自朗聲道,“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李隆基眉梢一跳,繼而哈哈大笑起來,手指著蕭睿笑罵道,“你這個孩子,你這是在說朕跟惠妃……”

這詩句如果是由別人吟出,或者有幾分曖昧之意,怕是會引得李隆基的不滿。但這從他女婿蕭睿的嘴裏出來,就帶上了一層一種親人間晚輩向長輩開玩笑的意味。而李隆基細細品味起來,倒還真覺得這詩句的確是他跟武惠妃柔情蜜意的真實寫照,所以,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心中又滋生起幾分柔情來。

武惠妃緩緩擺了擺,樂聲停止,她的舞姿也旋即告一段落。她盈盈走下舞場,向場下行去。路經蕭睿身側的時候,眼中隱隱投射出的一抹嗔意讓蕭睿尷尬地垂下頭去。

所謂同樣地幾句詩。聽在不同人地裏。就理出不同地含義。

李隆基為之欣慰和柔情起。而武惠妃則心中有些複雜。說不出是一種什麽滋味。總覺蕭睿這字裏行間有幾多說不清道不明地味道。

李憲朗聲大笑道。“果然是赫赫有名地才子酒徒。皇上。蕭睿地詩才果然出眾。出口成章。令人讚歎。”

頓了頓。李憲又道。“皇上。我等與皇上、惠妃娘娘在芙蓉園中飲宴。如此美景。不吟詩實在是太可惜了。”

李憲地意思。本來是想趁機看看蕭睿地詩才。但他地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對麵地壽昌公主打斷了。“皇上。寧王兄。臣妹聽聞太子殿下才思敏捷。今日何不請太子殿下即景吟詩一首。也讓臣妹等開開眼界。”

李憲一愣。但也不以為意地笑了起來。點了點頭。

而李隆基則是皺了皺眉,誰不知道,現在地太子、之前的盛王李琦年少貪玩,沒有讀多少書,在這文學上沒有多少功底,要讓他吟詩那純屬是難為他了。李隆基知道,壽昌公主是支持慶王李琮繼承皇位的,因為李琮一向跟壽昌公主走得很近,感情也很好。此番有意點題,無非是趁機羞辱一下李琦罷了。

武惠妃更是心裏暗暗罵了幾聲,但她也沒有辦法,總不能直接站出來說李琦不懂吟詩吧?要知道,盛唐是一個詩歌地國度,幾乎人人都能吟出幾首歪詩來。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氛圍中,不會吟詩確實是一件挺丟人的事情。

李琦麵紅耳赤地站起身來,側臉望向了蕭睿。

當著這麽多地皇家長輩,他自覺很丟臉。可是蕭睿卻沒有覺得有什麽好丟人的,皇帝又不是詩人,當太子不懂吟詩算什麽。見蕭睿麵色無動於衷,李琦心中哀呼一聲,麵色更加的漲紅。

“太子殿下,如此美景在前,皇姑等可是在等著你的佳句呢?”壽昌公主嘴角浮起一絲嘲諷。李琦在她心裏,一直是一個不學無術地小屁孩,她對李琦奪了李琮的太子之位早就心懷不滿,如今找到機會,那還不是儘情地發泄一些心中的“怨恨”。

“我……”李琦支支吾吾道。

見自己的兒子出醜,武惠妃嫵媚的臉上也頗覺難堪,垂下頭去。

李琦轉首求救似地偷偷望著蕭睿,蕭睿苦笑一聲,搖了搖頭。

……

……

李琦正在尷尬間,卻聽園門口那邊傳來一雜的聲音。

李隆基皺眉沉聲,“什麽人在那邊喧嘩?”

皇帝帶人在此飲宴,什麽人膽子這麽大?要說別人還真沒有這個膽子,但李騰空卻是個例外。她一路急匆匆行來,準備要“捉奸”,順便教訓教訓阿黛,但來到芙蓉園之後,卻見芙蓉園被羽林軍團團戒嚴,說是皇帝在此飲宴,蕭睿也在其中陪宴,李騰空便有些好奇。

她還倒是皇帝在此賜宴人

由蕭睿作陪呢。豈不知,阿黛還沒有正式進宮覲見算是覲見了皇帝,她也沒有那麽大地麵子,能讓李隆基專門為其出宮設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