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李采荷(1 / 2)







去李家村的幾人也悠閒得很,這個時候女兒回娘家就是客人,沒有乾活的說法的。孫家幾人又帶了好布好茶過來,李家自然是熱情招待了。

每日大李氏不是帶著兒媳婦和孫子孫女到處串門擺龍門陣,就是在家跟老娘說笑逗悶子。

陳氏在李家待不住,第一天就帶著孫明琴和孫明玉出去逛了一整天,連附近的法相寺都已經去過了。孫明琴被折騰得不行,就算坐著租來的牛車沒下車走幾步,但一直顛簸也難受得很,沒忍住抱怨了一路。

陳氏拿她沒法子,第二日讓她跟著大李氏他們在家,自己帶著孫明玉去會老友了。

小李氏是大李氏大哥的二女兒,上麵還有個姐姐叫李采荷,本來是準備說給孫昌河的,後來孫昌河非要娶趙氏,這親事就作罷了。

再後來李采荷嫁去了清水鎮上一戶開雜貨鋪的王姓人家,這家家資頗豐,說起來也算嫁得不錯。隻可惜李采荷這都嫁過去八年了,還沒生下一兒半女,把大李氏的嫂子周氏急的不行。

剛嫁過去那幾年,李采荷每年至少是要回來三趟的,一次是桃花開的時候,一次是荷花開的時候,還有一次就是正月初二。

這幾年因為肚子總是沒有動靜,在夫家日子不好過,就沒那麽容易出門了。算算日子,李采荷上一次回娘家已經是去年的正月初二了,後麵每次到日子了,就托人捎信回來說有事絆住了,得空了再回來。可這麽久了,怎麽就可能一直都沒遇著這得空的時候呢。

李采荷和小李氏在娘家時就好的跟一個人似的,隻是女兒家終歸是要嫁人的,兩人各自嫁人後,就很少能見麵了。隻能每年趁著回娘家的時候見上一見,就這樣兩人都嫌不夠,說一晚上都說不完的話,這一年多都沒見著了,本來就想得很,原想著這次回來該能見見了,結果李采荷那邊又托人捎信說回不來了。

小李氏脾氣爆,見著李采荷這次又沒能回來,忍不住罵道:“什麽有事不能回來,就是那個老虔婆憋著勁要磋磨大姐呢!”

大李氏對這個大侄女也是真心疼愛的,不然當初也不會起心讓大侄女嫁到孫家來,在一旁幫著出主意:“要我說你這當媽的也太死板了,你女兒不回來,你就該找個由頭去那王家看看。他家就在清水鎮上開雜貨鋪,敞開門做著生意,你又不怕找不到人。你就是花一天時間去看看又能怎麽了,自己姑娘一年多沒回來也不擔心的?”

周氏也有些後悔:“我想著她肚子這麽多年都沒動靜,在婆家日子也不好過,我過去倒是解了我當媽的憂心,就怕又給她婆婆什麽由頭磋磨她。妹子你也是知道的,我這個女兒是最懂事的,什麽苦啊難啊都是往自個肚子裏咽,從來也不會說出來,讓人替她憂心。”說著眼淚就滾了下來。

“明日我們去鎮上瞧瞧大姐去吧?”小李氏聽周氏說的坐不住,恨不得現在就去。

周氏自然也是依的,隻是擔心要多點,提議道:“要不要把老大老二叫上?”

“先不用,我們幾個女人家就說去瞧瞧她,帶上男丁真就像去給她做主了,要先探探采荷的意思,再做打算。”大李氏在家做主慣了,也是個有主意的。

於是就這樣說定了,明日李家幾個女人去清水鎮趕場,順便瞧瞧李采荷去。

幾個女人就是在院子裏一邊準備午食一邊聊的這些,都是一家人,沒什麽回避的必要,孫明琴被迫在旁邊聽了一耳朵。

對於李采荷這位表姨,孫明琴一直都是隻聞其名未見其人的狀態。聽說李采荷還沒出嫁的時候經常來孫家小住的,當時孫家就孫明琴一個孩子,聽說李采荷特別喜歡小孩子,常常抱著小孫明琴逗弄,小孫明琴也特別喜歡被李采荷抱,在她懷裏一直咯咯咯地笑。

可惜的現在的孫明琴已經不是以前的孫明琴了,而且就算是以前的孫明琴,小嬰兒時期的事情也很難記得。

雖然說不記得了,但是樣子卻是要做足的,孫明琴在幾個李家女人的殷殷目光中,硬著頭皮說道:“明日我也一起去吧。”

“采荷真是沒白疼你。”又收獲一堆誇獎,孫明琴隻能一邊尬笑,一邊腹誹看來真是別人喜歡你的時候,你做什麽都是對的。

李家的飯菜雖好,跟孫家比還是少了些花樣,都是當地家常菜,但是周氏手藝好,家裏又有自己曬的好豆瓣醬,回鍋肉、紅燒豆腐、水煮牛肉這些傳統川菜的味道做的連孫明琴都忍不住翹起大拇指來。

因為有出嫁的女兒回來,周氏提前幾天就備好了牛肉,就為了做這道水煮牛肉。小李氏在出嫁前就最愛這道菜,隻是這個時代牛肉價格又貴又不好買,得碰運氣才能買到。

就算是孫家,一年到頭都吃不了幾次牛肉。更別提普通農戶了,一年能吃上三五頓豬肉都是年景好的時候才有的。

李家的家境也不錯,每日魚、豆腐是少不了的,肉蛋也常常能吃到。而且據孫明琴分析,李家這邊睡後收入更多一些。

因為比起孫家,李家人明顯更愛鼓搗吃食。光是做魚的方子都有好幾個,特別是李家秘製的酸菜魚,麻辣酸爽,光是一聞就讓人口舌生津。

要問大小李氏為什麽沒學會這門手藝,倒也不是李家重男輕女,這些秘方隻傳男不傳女。聽大李氏說主要還是因為井水的緣故,李家這口井出來的水與別處不同,隻有用這口井出的水,醃出來的泡酸菜才這麽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