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黴豆腐(2 / 2)







中風這病想要全好那是不可能的,現在能到這個程度一是孫昌河還年輕,二是大李氏照顧的精心。現在孫昌河隻要在家裏認真養著,再活個十幾二十年都不成問題,當然乾重活什麽的是不用想了,生氣什麽的也是不行的。

總歸先這樣吧,旁的大李氏也管不了了。

就這兩個月大李氏和孫長發在塔山村照顧孫昌河,兩人都累得不行了。兩人也是好多年沒乾過多少活了,乍一接手都有些不適應。

“老二現在也好得差不多了,我們畢竟是跟著老大的,長期在這兒住著也不是個事。”孫長發父愛有限,呆慣了城裏,回鄉下就沒那麽習慣了。他早就想走了,隻是心疼老妻,要留她一個人在這裏受苦,實在是做不出來。

大李氏這段時間也是累得夠嗆,心中未必沒有想過回去,隻是到底心疼兒子、孫子,想著能幫一點是一點。

此時孫長發既然提出來要回去,她也就順坡下驢,道:“行,等會兒咱收拾收拾東西,等老三過來的時候,咱就跟著他的車一起走。”

“哪用得著等老三的車,我去村裏叫輛牛車就回去了。”孫長發好容易等到大李氏鬆口,自然是能早些走就早些走了。

大李氏也咬牙應了,先去找孫昌河說了此事:“你也好得差不多了,我跟你爹也不好常在你家呆著,別人看著也不像話。你現在也做不了重活,也別逞強,隻管把身體養好了就是。”

孫昌河哪裏不知道這個道理,孫明書是要科舉的,若是他一病去了,孫明書就要蹉跎三年。他們家本就沒什麽銀錢,要是再蹉跎三年,孫明書哪能一直安心讀書。

所以他一直咬著牙堅持,不過就是想著不要耽誤孫明書科舉。

“我知道,爹和娘放心回去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孫昌河前段時間天天躺在床上也想了許多,也惱恨自己不爭氣,隻是現在說什麽都遲了。他這一輩子就這樣了吧,剩下的隻是不要成為家人的累贅就好了。

跟孫昌河交代完,大李氏就和孫長發收拾好東西坐上了回縣城的牛車。

“你說你,怎麽連一壇子糟豆腐都要抱回去?”孫長發實在想不通,大李氏為啥就非要把這壇糟豆腐抱走。就為了這壇糟豆腐,他倆走的時候趙氏還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不知道的以為將她家裝金子的壇子給抱走了呢。

大李氏卻道:“我不在家,家裏肯定沒人發這個,我回去再弄等弄好了,又得多久去了。明琴和明詩都愛吃這個,我發的時候這壇就是預備帶回去的。”

既然大李氏這樣說,孫長發也沒多說什麽了,畢竟他也是很喜歡吃糟豆腐的。

果真,兩人回家,孫明琴很熱情地歡迎了他們,和大李氏手上的黴豆腐。

“奶奶不在家,都沒人發得出來這麽好的黴豆腐了。”孫明琴掀開壇子,感歎道。

說起來發黴豆腐這事也說不上難,但就是有人發的好吃些,有人怎麽發都發不出來。

買好的新鮮豆腐,切成一指節見方的塊,整齊地擺在竹簾子上,再放進陰涼不透光的房間裏。過個半個月,這些豆腐上就能長出長長的白色絨毛來,絨毛長得越多越深,就說明這個豆腐發得越好。

大李氏或許是天生就有些做飯的天賦在,她發的豆腐一向是最好的。因為絨毛長得又多又深,所以口味相當不錯。

發好的黴豆腐,再加上白酒、鹽、花椒麵、辣椒麵拌勻,拌好的黴豆腐就用青菜葉包了放進壇子裏,再發個十來天,就可以隨吃隨取了。

其實除了做黴豆腐,發出來的豆腐還可以直接下鍋煎了吃。這種吃法也是上一世孫明琴在徽州吃到的,發好的黴豆腐,還長著白毛呢,直接一塊一塊放進鍋裏煎,煎好了再蘸上調料吃。

因為發了的豆腐質地已經發生了變化,煎出來的毛豆腐外殼是類似於虎皮狀,內裏的豆腐吃起來卻細膩綿軟,口感類似於奶酪。

這種吃法孫家也做過幾次,隻是相比來說大家還是更喜歡黴豆腐一些了。

糟豆腐的吃法多都是做佐餐小菜,有時候加在菜中也是為了增加一種調味,使風味更豐富些罷了。

今日大李氏帶回來了糟豆腐,陳氏就讓灶房晚上煮了些稀飯來吃。

孫家用來下稀飯的菜可不少,先是一碟子糟豆腐,再是一碟子醋蒜,還有孫明琴帶著醃的幾樣泡菜,辣白菜切一碟,蘿卜泡菜也切上一碟,前兩日好容易買到的野菜拌上一盤子。最後再煎上一盤子的軟煎餅也就夠了。

泡醋蒜也算是大李氏的一樣拿手菜,每年新鮮的大蒜一出來,她就會泡上一壇子,差不多能吃上一個冬天呢。

新鮮的大蒜沒那麽辣,泡成糖醋味的,也別有一番滋味。

做法也說不上難,但不同的人做出來味道總也有些差別。先將新出的大蒜剝掉最外麵的一層老皮,再將其放入鹽水中浸泡兩日。

泡好鹽水後,撈出清洗掉鹽水,再將蒜頭部朝下倒放著,控乾水分。等水分控乾了,再加入調好的糖醋水淹過蒜,沿邊加入水密封了,七天就能吃了。

若是不愛甜口的,隻加醋浸泡,也別有一番風味呢。

再說軟煎餅,也是做起來很簡單的,用白麵調個稀稀的麵糊,在鍋裏炕成形了,再切成大小合適的塊,用韭菜或是香蔥一炒,又好吃又頂飽。

孫家的這餐夕食個個都吃得飽飽的才下桌,還好主食是稀飯,主要還是些水,一會兒上兩次廁所也就差不多了,否則今晚上瞌睡睡不睡得著還兩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