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遠方的事件(2 / 2)







1996年,阿人在伊科裏成立了“伊科裏解放軍”,開始了運用暴力手段的分離運動,麵對阿人的反抗,以洛維奇首的南國當局采取強硬鎮壓措施,派遣大批塞人軍隊和警察部隊進駐伊科裏,試圖消滅“伊科裏解放軍”,這樣,在波黑戰火逐漸熄滅的同時,伊科裏的戰火卻越燃越旺,1997年以後不斷發生武裝衝突事件,傷亡人員日趨增多,約30萬人流離失所,淪為難民,伊科裏危機的發展使代頓協議後力圖控製巴爾乾局勢的美國等西方國家感到不安,它們不能容許南國的行為乾擾冷戰後世界新格局的構建,同時它們也圖謀借這一危機的處理排除東南歐地區最後一個被西方體係視為異己的洛維奇政權。

因此,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於去年底開始介入伊科裏危機,在很多人看來,西方是希望通過施壓的方式讓洛維奇屈服,從而以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今年二月,在美國和北約的重重壓力之下,塞人被迫坐下來與阿人進行談判,地點就在法國首都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有意思的是,作為談判的基礎,是由美國人草擬的一份方案。

在很多人的眼裏,美國人的這份方案是不偏不倚的,是公正的,其大致內容是:尊重南國的領土完整,伊科裏享有高度自治,南國軍隊撤出伊科裏,“伊科裏解放軍”解除武裝,按當地居民人口比例組成新的警察部隊維持治安,北約向伊科裏派遣多國部隊保障協議實施。

然而這一份方案起到的卻是火上澆油的作用,因為雙方都不可能接受裏麵的內容,阿人堅持要最終走向獨立,並且不願解除武裝,南國則不同意伊科裏獲得自治共和國的地位,亦反對北約部隊進駐伊科裏,但是,主持談判的美國和北約表示,這個方案的80%內容不許改變,必須接受,否則拒絕的一方將受到懲罰,其中對南國而言將遭到北約的軍事打擊。

美國和北約如此的盛氣淩人,從而使得談判陷入僵局,隻能休會,洛維奇義憤填膺,這樣的方案和這樣的壓力,明顯就是針對南國來的,在蘇聯解體之前,南國實際上也是一個強大的國家,然而隨著蘇聯的解體,南國也出現了四分五裂,不少國家都分離獨立,並且在這一片領土上還發生了持續三年多造成二十幾萬人死亡的戰爭,直到各方簽署代頓協議,地區才和平下來,可惜和平的時間太短,伊科裏這裏又鬨騰起來。

如果說沒有西方人的背後支持和鼓勵,這一係列事件都不會發生,即便發生了,也可以快速撲滅,簡單來說,這些事件是巴爾乾地區的民族矛盾和宗教衝突,這個地區不但民族成分複雜,宗教也是錯綜在一起,基督教,伊斯蘭教,東正教都有很大的信眾,然而實際上這是美國在將他的戰略縱深向前推進,要與俄國搶占在巴爾乾半島的事務主導權,從而將安全空間向俄方前移,進一步鞏固冷戰結束之後的勝利成果。

此時俄國,遠遠還沒有從蘇聯解體的打擊中緩過勁來,經濟凋敝,軍事低迷,勢力一步步減弱,更關鍵是,俄國提出了一個擁抱歐洲,擁抱資本主義的發展思想,這種思想就是要俄國進一步向歐美靠近,進一步向他們融合,以便自己能夠形成發展力,獲得更大的信任空間,殊不知,這是在進行慢性自殺。

作為全球最幅員遼闊的國家,作為繼承曾經全球第二大強國主體的國家,作為一個宗教與西方有著很大差異的國家,作為一個軍事實力依然排名世界第二的國家,它想擁抱歐美就會允許它擁抱嗎,除非俄國真的變成了一隻貓,要不然的話,歐美不可能和它真正融合的,可是俄國目前還是一隻虎,即便是一個實力大不如前的病老虎,如此的危險性,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是不得不防的,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就是進一步將俄國這一隻病老虎削弱成一隻貓,真到了那個時候,兩百多年前就提出自己是歐洲國家的俄國也許就被接受了,然而,假如有那麽一天,俄國就不再是今天的俄國了,也不再是曆史上的俄國了。

就在陳康傑結束首都的工作前一天,他在新聞上看待,休會的談判複會了,並且不知道怎麽的,阿人竟然在昨天簽署了協議,而洛維奇方麵卻拒絕簽署。

今天早上,陳康傑起來跑步的時候,聽到廣播裏正在播發一條新聞,北約向南國當局發出了最後通牒,隻給他們五天的時間,要麽簽署協議,要麽等著挨打,陳康傑就知道,這一場戰爭像原來的曆史中一樣,是無法避免的了,還有一點硬氣的洛維奇不可能簽署協議,當然,他也還抱有一絲僥幸,就是他覺得在俄國人的支持下,他能夠頂住打擊。

實際上,從去年上半年,西方媒體就一直在為這一場戰爭做輿論準備的了,西方媒體上不斷的充斥這塞人軍隊在伊科裏製造大屠殺的新聞,今天說那裏死了五十萬人,明天說那裏死了十萬人,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最近冒出來的伊科裏首都南部三十公裏發生的拉查克大屠殺,這個事件最終被利用成北約開戰的借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