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四大名著(2 / 2)







至於在拍攝過程當中墜馬,受傷什麼的,更是家常便飯,飾演司馬懿的魏棕萬更是在拍攝一場騎馬的戲時,直接從馬上掉下來,肩部著地,差一點兒連命都丟了。</P>

可就是在這麼艱難的條件下,他們愣是把《三國演義》給拍完了,說是奇跡,一點兒都不過分。</P>

要知道,所有的劇組成員在此之前,可是一點兒的經驗都沒有,成千上萬人的戰爭場麵,該怎麼進行調度,馬上廝殺該怎麼拍攝?</P>

這些誰也不知道,不光他們不知道,就是從香江請來的專家也是一頭霧水</P>

,因此,他們也隻能摸索著拍,效果不行,就重新來過。</P>

單單是一場長阪坡,王福林和蔡小清就帶人在內蒙足足拍攝了兩三個月的時間,才算是把這場戲給拿下了。</P>

“不容易,不容易啊!”</P>

阮若林也不禁發出了感歎。</P>

“好了,總局和台裡也知道大家都辛苦了,可是,我們的工作還沒有結束,剩下的還有後期製作,大家可不能鬆勁兒,另外就是宣傳工作,大家都有什麼想法,儘可以暢所欲言!”</P>

現在已經不同於往日,關於如何宣傳,現在國內已經有了很多路數可以參考,而這些辦法,其中有好些都是易青當初在京台電視劇製作中心首創的。</P>

有獎競猜,讓主創參加訪談節目,剪成片花在電視上播,或者乾脆在報紙上開辟專欄,這些都是辦法。</P>

不過······</P>

“阮主任,還有諸位前輩,我倒是有個想法。”</P>

阮若林看向了易青,笑著說道:“都說了可以暢所欲言,有什麼想說的儘管說。”</P>

易青考慮了一下,開口說道:“我覺得,現在宣傳不是最重要的,三國的故事早就已經深入人心,就算是不宣傳,隻要公布了播出的時間,相信到時候,全國得有超過80%的觀眾會做在電視機前麵等著看,我認為,真正重要的是,可以接著這個機會,普及一下曆史知識,比如劇中的一些道具,禮節,這些都是咱們的傳統文化,可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為什麼不借助《三國演義》的影響力,來一次大的知識普及呢!?”</P>

聽到易青這麼說,王福林率先眼前一亮,在拍攝的過程當中,他們研究,考證,不就是為了讓這部戲更加嚴謹嘛,電視劇本身嚴謹了,可普通的觀眾卻不知道,好像這些工作專門是為了給那些專家做的了,實在不劃算。</P>

“主任!我覺得小易的這個想法很好,普及一下咱們傳統的文化知識,這個很有必要。”</P>

現在的人們享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福利,卻一個個都在全麵朝著西方看,極度推崇西方的文化,反過頭來鄙視自家的,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成了糟粕,應該被摒棄,這不是本末倒置嘛!</P>

“嗯!這個想法很好,我看可以宣傳普及兩不誤,等到電視劇播出的時候,每一集都挑出裡麵的曆史文化知識,在報紙上開辟專欄,讓更多的老百姓學習到我們的傳統文化,小易,你的這個想法好,太好了!”</P>

其他人也是紛紛點頭,他們付出那麼多的辛苦,拍攝《三國演義》,要做的可不僅僅是一部電視劇,他們也想要通過電視劇這種藝術呈現形式來宣傳中國文化。</P>

這件事很快就被確定了下來,後麵的討論,易青就沒有再參加,可是等到散會的時候,</P>

他又被阮若林給留了下來。</P>

阮若林的辦公室內,易青坐在沙發上,和他一起的還有王福林,任大會,他實在是摸不著頭腦,阮老太到底找他還有什麼事。</P>

“小易!這份文件,你看過吧?”</P>

阮若林說著,遞過來一張紙,易青隻掃了一眼,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P>

這份文件還是三年前看過的,上麵的內容是關於拍攝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立項報告,隻不過當時看過之後,央視這邊也就沒有了下文。</P>

當時台裡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三國演義》上麵,哪裡還顧得上其他的,就算是有心,也沒錢。</P>

《三國演義》的總投資達到了將近一個億,再拍《水滸傳》?</P>

錢呢?</P>

今天阮若林又把這個拿出來,是想要乾什麼?</P>

“主任?上麵又把任務給拍下來了?”</P>

阮若林點點頭:“四大名著已經拍攝了三部,現在隻剩下一部《水滸傳》了,做事講究要十全十美,剩下《水滸傳》不拍,全國的電視觀眾怕是也不答應啊。”</P>

易青聽著,道:“可是山東台那邊的《水滸人物誌》到現在也沒幾年啊,現在央視這邊就拍《水滸傳》的話,是不是太匆忙了。”</P>

“不挨著,山東台那邊是按照人物本紀拍的,而且,最終也隻拍到了梁山排座次,現在央視既然要拍,就打算拍全它,小易,你腦子活,跟著一起討論討論!”</P>

得!</P>

這怎麼又被抓了壯丁了!</P>

易青心裡也是無奈,可是還沒辦法拒絕,下意識的朝著王福林看了過去。</P>

不會又是這位老先生領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