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沈葆楨當官(1 / 2)

清夢醒 哈什納達爾 1486 字 3小時前






沈葆楨小時候雖然跟著舅舅沒少接觸官場,可以說為官的經驗是非常豐富的,但是可沒有參加過戰爭啊。

而且,按照當時的形勢,如果與太平光明遇到,除非力戰得勝,否無論是降是逃,結果都是個死。區別隻是,投降或者逃跑的死得最慘,力戰而死的結果反而算是好的。

自從太平光明國興起,麵對太平光明國的猛烈攻勢,的確有一些地方官選擇了投降或者逃跑。

太平光明軍攻打廬州,廬州知府胡元煒開城投降,放太平光明軍入城。然而立下大功的胡元煒卻並沒有因此得到太平光明國的重用,反而被安排乾一些擔水劈柴的勞役,乾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被安排了一個小官,還沒等他高興呢,太平光明軍突然打了個敗仗,懷疑是他給黛青通風報信,把他斬了。

胡元煒的情況並非個例。後來太平光明軍攻打湖州時,湖州防營千總錢得勝,也是開城放太平光明軍進城。可是太平光明軍對他卻表現出極其的歧視,不僅不給他官作,還經常當麵侮辱他,隻是考慮到他手裏還有三千士兵,才沒有把他殺掉。後來太平光明軍要攻打滬上的時候,才給了他一個芝麻大檢點之職,讓他帶著自己那三千人去充當攻打滬上的敢死軍。結果可想而知,錢得勝和手下那三千人全部死於此役。

為什麽這些主動投降的太平光明軍的人都沒有好下場嗎?是因為太平明光國不懂得招降納叛的道理嗎?

或許有一點,太平光明國是中國曆史上獨一無二的,極非常罕見那種有宗教狂熱性質的亂軍。

所以他們的思維邏輯,和普通的勢力是完全不同的,他們還真對於招降之類的事情毫無興趣。哪怕你投降他們,哪怕你立有大功,甚至哪怕你身懷絕技,最終結果隻有一死。

那麽不投降,逃跑又怎樣呢?

別說還真有。兩江總督何桂清,在太平光明軍攻打其臨時駐節地常州的時候,拋棄軍隊和百姓,棄城而逃。躲到了滬上的洋人租界裏。結果別看黛一般的事兒不敢招惹洋人,但是打聽到何桂清躲在租界的消息後,二話不說就派人把何桂清從租界給引渡了回來。

雖然何桂清多方活動,不管是朝中大員還是洋人都有不少人給他出麵求請,甚至隻要赦免他就可以得到巨大的經濟捐贈。

但是結果就是,何桂清最終還是被押往京城當眾開刀問斬,連個不要說“留全屍”和連“自裁”都沒撈著。

何桂清死後,其家產也遭到罰沒,從此過上了貧苦的生活。

慘啊。

就這,還是因為有十七位大員聯名求請,給特別開了恩呢。否則的話按兩宮四王的意思,準備把何桂清淩遲處死,再把其家眷發配流放,以儆效尤!

沒錯,按照黛青的律法,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隻要戰事一開,就有守土之責。打得過要打,打不過也要拚到底,寧可戰死,不可以逃跑,更不可以投降。

逃跑的下場都是身死抄家,至於那些投降的,當然跑不了“夷其族”的豪華待遇了。

確實很不人道,確實殘酷不仁。

但是,這就是黛青的法律現實,一切與之對抗的,都一定會被撞得粉碎。

在這種製度之下,所有的地方官員,尤其是文官,一旦遭遇戰事,都是嚇破了膽的。打又不會打,降也不能降,逃了還是個死。那麽就隻有力戰而死,或者自殺殉國這種死得好看一點的“出路”了。至於得勝立功受賞,大部分文官是想都不會想的。因為他們從小學的就是些四書五經,舞文弄墨,到了戰場上根本不頂用的。你就是給他一把槍,他也隻能瞄得準自己,那還得算是有勇氣的。

按此道理,沈葆楨應該想辦法拒絕這個官職。好在他還沒到任,逃離虎口的辦法還是挺多的。

可是沈葆楨並沒有選擇逃避,而是迎難而上。

他辦好了相關手續,就走馬上任去了。

鹹富六年,三十七歲的沈葆楨來到了他人生當中第一個就任地方官的地方——江右省廣信府。

如果是在平時,廣信倒真是一個適合為官的好地方,因為這裏地理要道,經濟發達,因而所謂的養廉銀和各種合規的外撈也相當高。對於沈葆楨這種比較清廉的官員來說,可以獲得合法合規的正當高收入,當然是難得的寶地了。

但現在的廣信,可是最不適合當官的地方。

因為太平光明軍已經殺過來了。此時,作為一個文官,一進了廣信城就等同於進了棺材。搞不好連個棺材也混不著,屍骨無存的機率更大一些。

所以,在沈葆楨進入廣信城後,當地的原有官吏甚至百姓,都非常懷疑他不是個冒充的假官。因為隻要是腦子正常的人,都會知道廣信城已經是一處危城,甚至馬上就會成為一座死城。誰又會傻乎乎的來這裏當官?

可是驗來驗去,這個官真的是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