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1 / 2)







賈環攛掇廬王定下移民之策,自然得留下來幫忙。好在這些事兒平安州都經過,輕車熟路勸說衣食無著的人往南洋去。他又道:“若是嫌南洋遠,去兩廣也不錯。那邊許多人都去南洋了,空了不少地出來,也有許多工廠招工。種地租子少,工廠總能學份手藝。”兩廣雖遠,總不是外邦。數日下來,倒是想去兩廣的多些。賈環還笑道,“來日若是廬國有更好的機會,歡迎各位再回來。”建安公主有時扮作男裝在旁幫忙,聞言莞爾。眾公人勸了些日子,可算勸走了些人;因那會子已近年底了,另有些人預備先回鄉過年,年後再往南邊去。

這日賈環兩口子從外頭回來,才進院子,有個臉生的丫鬟迎了上來。公主的乳母朱氏在旁強笑道:“這是太妃新賜下的春華。”他二人同時皺眉,再看這丫鬟模樣兒長得極好。寧太妃好端端的給已嫁的女兒送個標致丫頭算什麽?

賈環思忖片刻道:“嶽母是不是對我有什麽誤會?”

建安公主苦笑道:“我說的她也不聽,隻聽那家子的。”

朱氏趕忙在旁低聲說:“公主、駙馬,奴婢本想攔著的,奈何攔不住。”

賈環好笑的瞧了她一眼:“您老攔著了?”

朱氏有幾分不好意思,笑道:“老奴縱是個瞎子,這些日子也看明白了。”

建安公主道:“送了就送了吧,也是母妃一片心意。”乃向那春華道,“回頭送你去京中,還你賣身契送點子嫁妝,自己去尋個男人嫁了吧。”

春華臉色一變。朱氏在旁挺胸得意道:“我老人家說什麽來著?太皇太後賜的人都打發出去了!”聽得建安公主與賈環都笑,攜手走進屋去。

才一進門,賈環便斂了笑:“這個曾家委實討厭的緊,我算知道小舅子這些日子有多煩了。要不要收拾他們兩下。”

建安公主道:“駙馬預備怎麽收拾?”

賈環老實道:“還沒開始想。”

建安公主撲哧一笑,想了想道:“他們家便是靠著女兒。我母妃自不用說了;大表姐嫁與了廬州安撫使杜得渠之子——”乃嘆道,“那人脾氣暴躁、模樣醜陋,大表姐日子熬得難受。二表姐出家為道姑,唯有她逃出生天。三表姐嫁與廬州一戶富商,看著尚可,內裏如何不知。四表妹去年嫁與了廬州知府做填房。”

“啊?廬州知府都那麽大歲數了。”

建安公主哼道:“一武一商,隻缺一文了。”

賈環思忖道:“這麽看,除了老三過得麵上看著還湊合,其餘幾個都是倒黴的。”

“不錯。”建安公主道,“隻是我這些表姐妹個個能忍。雖日子百般艱難,都肯替娘家拉攏婆家。”搖頭又嘆一聲,“就如我母妃那般。”

賈環這會子另想著一件事。方才那個美貌的丫鬟打冷眼瞧有點像太皇太後送來的那個林鸞,他遂想起林鸞的女伴劉雲溪了。此女起初也勾搭過榮國府的爺們,後讓施黎收服做了探子。施黎早年曾說過,養男探子難而易,養女探子易而難。尋常女探子多半是模樣平平的婦人或婆子,藏於人群裏頭沒誰多看一眼;容貌好的女探子因惹人眼,教養一群也難得出一個。但凡能得一個,必有大用。

曾家的幾個女兒實在也是女探子,且是‘教養一群也難得出一個’的那種。曾家下了血本在她們身上;偏她們皆是實實在在的曾家小姐,心裏頭難免有幾分不甘——何以別人家的女孩兒過得那麽好、自己分明身世不差竟讓親爹親祖父當粉頭賣?倘或稍加挑撥誘拐、送入京中給施黎教養,說不得能給他添個得用的人手;也好釜底抽薪、讓曾家失些聯盟,日後鐘珩在廬州做事更容易些。

念及於此,他向建安公主道:“能不能把你這些表姐妹拐走?”建安一愣。賈環微笑道,“京中來信。你還記得那個劉雲溪麽?”

“記得。”

“她後來想明白了,老實的緊。琮兒便幫了她一手,替她編了個好身份嫁了戶好人家。”賈環道,“曾家的女子容貌教養皆好,去京中想必不難嫁——縱成過親也無礙,隻換個名字身份、說是寡婦便好。總比守著青燈古佛、性情暴躁的醜丈夫或是老頭子強。”

建安公主立時一想:若沒了大表姐四表妹,曾家便失去兩個強援,弟弟自然鬆快許多。乃思忖許久道:“隻是她們若失去身份,便沒有娘家撐腰。”

賈環哂笑道:“難道她們現在就有娘家撐腰了?說句難聽的,幾個嫁妝猶如典身錢。”

建安公主苦笑道:“這話倒也不差。”她想著,拐老二走必是容易的,她又不是真心想出家;老四也不難,十七八歲的女孩兒誰甘心嫁給四十多的鰥夫?老大已得了一兒一女,偏她婆家是武將,拐走她便能斷了曾家一臂。口裏道,“若早幾年就好了。大表姐起先心還沒死,自己使法子不受孕。”

賈環道:“孩子小沒關係,極小的孩子跟父親沒感情。”建安公主眼神閃了閃——能連老大的兒女一並拐走就更好了,杜家非跟曾家絕交不可。

偏這會子外頭有人進來稟道:“曾五姑娘求見公主。”賈環哈哈一笑,朝他媳婦擠了擠眼,拿起腳來避到裏頭去了。建安公主款款坐正,命人讓曾五姑娘進來。表姐妹兩個說了足有大半個時辰,曾五姑娘滿懷心事走了。

算算日子,他們兩口子回京過年已趕不上了,乾脆就在廬州過年。寧太妃歡喜得了不得。建安公主雖在廬州住了這麽些年,少有離開廬王府之時。橫豎娘家有勢夫家有錢,她遂扮作男裝四處遊逛。趁著初雪不大,她命賈環廬王兩個陪著、鐘珩領人護衛著爬了一趟黃山。在山上詩興大發,寫了不少詩。下山後廬王命人刊印成冊、流傳後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