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謂規矩(2 / 2)

大國上醫 方千金 1778 字 27天前






大黃、連翹、歸尾、赤芍......

等方樂寫完方劑,向遠輝接了過去,看了一下,用請教的語氣問:“方教授,怎麽還用大黃?”

“患者是瘀熱互結、蒙蔽清竅,以發熱、神誌昏迷為主症,同時四肢冰涼,這種情況必須以通下為主,讓瘀熱從大便而出。”

方樂解釋道:“正所謂,輕輕而上浮是為天,渾濁者下沉是為地......”

邊上向遠輝和安曉博周啟文聽著都迷糊了,這不是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傳說嗎?

方樂笑著道:“中醫的理論形成很早,如果追溯起來,可以到黃帝時代,在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的理論體係就已經比較完善,有了屬於自己比較完整的理論基礎了......”

“如果準確的去考證,中醫的很多理論其實要在神話傳說之前,像一些神話傳說也是後世才有的,最初盤古之說還是不存在的,與其說中醫的理論說法像是神話傳說,反過來說,一些神話傳說的說法借用道家和中醫的一些說法儘可能的去自圓其說反而更為準確一點。”

“很多人都知道,中醫的學說最基礎的一個根基就是陰陽,陰陽在中醫中很關鍵,而太極的說法和形成甚至還要晚一點,陰陽學說很是關鍵,也很是博大精深。”

“陰陽相對,陰陽轉換,陰陽平衡,萬事萬物都是陰陽形成的,這個理論是非常博大精深的一個理論。”

“所謂的天為陽,地為陰,乾淨為陽,渾濁為陰......”

“所以輕輕者上浮,渾濁者下沉,在中醫中,上浮即為神明,也就是意識、視覺一類,渾濁下沉,通俗的說排泄一類的都可以稱之為渾濁......”

“但是在正常情況下,這些東西並非一成不變的,應該上升的不能上升,應該下沉的不能下沉,這說明什麽?”方樂笑著問。

“這說明亂了規矩了。”

安曉博第一個說道。

“對,就是亂了規矩了。”

方樂笑著道:“對於社會而言,亂了規矩,就是違法,就是毒瘤,需要清除,要是放任不管,最終會危害社會,導致國家混亂,而放在人體,亂了規矩,打破原本的平衡,也就會生病,從而導致人體病症越來越重,如果放任不管,就會危及生命。”

“所以說,中銀整體思路其實一直都是維護規矩,維護該有的常規,一年四季,晝夜變化,日起日落,這些東西屬於自然之理,在數千年之前的時候,老祖宗們甚至不需要明白太陽為什麽要升起,但是隻要明白,一旦這些常理不正確,那就是出事了,明白這一點,就夠了。”

“人餓了要吃飯,為什麽要餓,我們不明白,但是一旦不知道餓,不知道吃飯,那就是出問題了,天冷了要穿衣,為什麽會冷,我們不知道,但是如果一個人不知道冷,不知道穿衣,那就是出問題了......”

“在這種情況下去解決這些問題,那就是應該的。”

“患者的情況屬於瘀熱互結、蒙蔽清竅,為什麽會蒙蔽,正是因為下沉的不能下沉,導致不通,從而蒙蔽,熱不能下行,從而導致下體冰涼,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通下,讓瘀熱從大便出......讓原本混亂的秩序恢複正常。”

邊上的周啟文和安曉博幾個人還是第一次聽人把中醫的一些東西說的如此透徹,簡直聽得是津津有味。

“明白了。”

向遠輝笑著道:“之前確實不懂中醫,總是聽一些人說科學科學,想來中醫的一些東西確實沒法解釋,今天聽方教授這麽一說,算是真正的明白了。”

“是啊。”

安曉博道:“大道至簡,現在看來,中醫才是真正的從生活中去觀察,去發現,什麽科學不科學,隻能說現在科學了解的東西還太少。”

“確實。”

周啟文作為急診科主任,這一點感觸最深。

周啟文雖然不是中醫,但是急診科也最容易接觸沈安榮、榮德高等一些厲害的中醫,方樂在急診科治療患者也有過,周啟文第一次認識方樂,方樂就是用中醫的法子治療的。

所以對周啟文來說,他雖然不懂,但是卻一次又一次見過中醫的神奇。

中醫並非萬能的,也有中醫束手無策的時候,可中醫也有力挽狂瀾的時候。

在很多時候,中醫能不能治病,更重要的是看人,也就是看治療的醫生,而不是看患者的病症。

醫生的水平真的是太重要了。

之前周啟文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

可現在,方樂一番解釋,周啟文是豁然開朗。

道理其實很簡單,細細想來,完全是符合常理的,可就是這些東西,想要研究透卻太難了。

“以前總覺得中醫古老,落後,跟不上時代。”

向遠輝自嘲道:“今天聽方教授這麽一說,我才覺得不是中醫古老落後,而是我們這些人太過無知,學得少,見識少,根本就不懂,卻總是喜歡用自己的無知去衡量中醫的博大精深。”

“就像最初提出日心學說的哥白尼,不就是被燒死了嗎?”

安曉博道:“之所以如此,不正是因為不懂得去質疑懂的嗎?”

聽著安曉博的話,周啟文嘴角都抽搐了一下,老安拍馬屁真是很獨特,這話如果讓不知情的人聽到,八成會覺得中醫才是燒人的宗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