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葉青雲?(1 / 2)







:[]

會試結束,高中的人歡歡喜喜的準備殿試,麵見當今聖上,落榜的人則是唉聲歎氣,想著怎麼給家鄉的親族交待,有些覺得實在沒臉回去的,就想著進國子監準備下次會試。

舉子若是留在國子監進學,不但不用交錢,朝廷還會給發放補貼,留在國子監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舉人也有資格直接出仕,不過除了年紀比較大自覺無望再進一步的,其他人都不會輕易放棄。

三月中旬,這些高中的貢士,在禮部的引導下走進皇宮,踏進了這大明朝廷的權力中心奉天殿。

眾人列隊整齊,朱元璋親臨,登上禦座,群臣和學子一起下拜,一番繁瑣的禮節之後,才正式開始舉行殿試。

殿試的也是預先印好的試卷,隻是題目由皇帝親自所出而已,畢竟好幾百人呢,讓皇帝挨個跟他們對話考校那是不可能的。

眾士子見到這位布衣天子,激動的同時,壓力也是非常之大,畢竟傳說中這位可是屠群臣如殺雞宰狗般的暴君。

然而即便是如此暴君,也擋不住他們對權力的欲望。

試卷發了下來,魯修和葉青雲幾人看到上麵的天子策問,心中頓時一喜。

“老師真乃神人!”

魯修心裡暗道,葉青雲幾人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之前李偉就曾指點過他們,猜測了幾個殿試可能陛下可能會問的問題,而此時卷子上寫的,正是李偉所猜的那幾個問題之一!

“朕自代元統一華夷,官遵古製,律放舊章,孜孜求賢,授以祿位,然其盛德君子,於事束手,中才下士,廉恥無知,若非真賢至聖,亦莫不被其所惑,若此無已,奈何為治爾?……”

試卷上朱元璋如同發牢騷似的說了一大通,所問的問題無非就是用人之道。

大明立國十幾年,其實並不缺道德君子,然而才德兼有者卻是鳳毛麟角,大多不是誇誇其談之輩,就是表麵仁義暗地裡貪贓枉法的,讓他很是頭痛,現在正好把這問題拋出來看看這些才華出眾的士子會怎麼說。

李偉曾在這個問題上跟魯修幾人探討過,提出了幾個很特彆的觀點。

首先就是用人,是重德還是重才。

古代選官往往是更重德行,誇獎官員的時候也經常是什麼為官清廉,品德高尚之類的,然而說來說去卻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功績。

而李偉則跟魯修等人提了另一種看法,就是應更重才能,為官者有才能,哪怕貪點,隻要不太過份,對家國百姓來說也是利大於弊,相反的,若是有德而無才,往往就是類似聖母表的存在,要麼不作為,要麼好心辦壞事。

德行不佳還可以用嚴刑峻法來約束,才能不足那就隻能徒歎奈何了。

當然除了這個特彆的觀點,還有就是選才要重實學,文釆什麼的拍馬屁、搞政鬥很有用,但用來辦實事就歇菜了,真要做事什麼儒家經典都沒用,還得是數理化。

麵對朱元璋的這番策問,其他學子開始絞儘腦汁的引經據典,甚至反問朱元璋是否真的能聽進去建議,還是從心裡就輕視他們這些文人,沒把他們當回事。

雖然這些文人用詞委婉,但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