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本在建造大型軍艦時,都已經開始使用強度更高的鋼材,以便於把更多的排水量用在裝甲鋼上。
法國在建造軍艦時,使用的還是強敵較低的鋼材,所以法軍戰艦在防護水平上不如英、美、日。
甚至連不重視防護的南部非洲海軍都不如。
南部非洲不是沒有製造高強度鋼材的水平,相反南部非洲冶煉剛才的水平很高,連士兵的鋼盔都使用的是高強度錳鋼,海軍隻要有需求,完全可以做到防護力不輸於英、美、日。
“秘書長閣下,德國人已經開始研製一號坦克,別說你不知道。”阿韋諾很不滿,這個時空的一號,和另一個時空的一號截然不同。
另一個時空就是在1933年,德國開始研製一號坦克,亨舍爾、曼、萊茵金屬、克虜伯、以及戴姆勒-奔馳等五家公司應德國軍械署的要求,以製造“拖拉機”的名義分別製造了三輛樣車,其中克虜伯一輛重約5.6噸的小坦克成功中標。
這個時空,德國在裝甲車方麵的起步遠比另一個時空更高。
這還要得益於從南部非洲返回德國的技術設計人員,他們給德國帶來了最新的坦克製造理念,德國從而擁有了一種全新的一號坦克。
這個時空德國的一號坦克,重量大約15噸,長度5.4米、寬度2.9米,高2.45米,武器係統是三挺7.92毫米MG34機槍,以及一門37毫米坦克炮。
綜合性能大概相當於另一個時空的三號。
“放心,我可以保證,一號坦克的性能遠不如彪騎兵。”肖恩·弗格森認真臉,雖然這個時空的一號,性能比另一個時空的一號更強大,不過和“彪騎兵”相比依然有差距。
坦克的性能比較,主要就是火力、動力、以及防護力。
德國一號用的是一門37毫米坦克炮。
“彪騎兵”用的是50毫米坦克炮,炮彈中還包括尼亞薩蘭軍工研發的穿甲彈。
南部非洲跟德國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資源,南部非洲不缺鋼材,而且不缺油,所以“彪騎兵”就可以安裝更厚的防護鋼板,以及使用更大馬力的發動機。
德國人這方麵就比較慘,就算德國人有更好的發動機,德國人也要很謹慎,上一次世界大戰中油料缺乏的悲劇,不能在未來再次上演。
綜合來說,“彪騎兵”在麵對一號坦克時還是有優勢的。
不過這對於法國來說遠遠不夠,法國人要的不是一點點微小的優勢,而是壓倒性優勢。
更何況德國坦克是可以改進的。
一旦德國全麵突破《凡爾賽合約》的限製,不斷對一號開始改進,那麽德國的工業實力還是令人生畏。
最起碼令法國人畏懼。
“秘書長閣下,這是一個總額可能高達一億蘭特的軍事訂單,值得比勒陀利亞重視——”阿韋諾說的數字,讓肖恩·弗格森的心跳都漏了半拍。
這可是1933年的一億蘭特。
南部非洲最先進的“虎”式,出廠價才堪堪達到五萬蘭特。
一億就是兩千輛,可以組建差不多七個坦克師。
“彪騎兵”比“虎”式便宜很多,出口價二萬蘭特左右,法國人的這一億,肯定不會全部用來購買坦克,估計是訂單總額。
當然也可以理解成保護費,法國人希望得到的肯定不僅僅是坦克,還有南部非洲關於安全方麵的承諾。
消息傳回比勒陀利亞,羅克確實是很驚訝。
法國經濟危機後,表現也一直很掙紮,經濟上並沒有多大起色。
據羅克所知,法國新造的“黎塞留”級戰列艦,每一艘的成本也才12.25億法郎,大概折合5000萬蘭特。
所以法國人這一次確實是下了血本,拿出兩艘“黎塞留”來武裝法國陸軍,從另一個側麵也能表現出法國現在麵對的壓力有多大。
賣是肯定要賣的,這錢南部非洲不賺,法國人轉頭就回去找美國。
但是怎麽賺還得商量,不能法國人想要什麽就給什麽。
既然法國需要一輛性能可以對德國一號形成壓倒性優勢的新式坦克,那麽尼亞薩蘭軍工乾脆就另起爐灶,為法國陸軍量身打造一輛最適合法國國情的坦克,徹底滿足法國人的要求。
法國人不是嫌棄“彪騎兵”防護力不足嘛。
沒問題,安裝更厚的防護鋼板,使用馬力更大的發動機,提高防護力的同時,還能保證坦克的速度,這下夠了吧!
至於火炮口徑,50毫米沒得挑,全世界所有現役坦克除了“虎”式和“豹”式,都擋不住五十毫米坦克發射的穿甲彈。
繁體小說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