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非洲跟日本之間其實並沒有解不開的深仇大恨,如果一定要說有,那也是南部非洲欠日本的,而不是日本欠南部非洲的。闌
美國這邊還有巴丹死亡行軍呢,南部非洲這邊跟日本連個經濟糾紛都沒有,因為南部非洲企業根本就不和日本方麵做生意,即便有,也是通過第三方國家的代理企業進行的。
沒有經濟糾紛,卻有貿易糾紛。
南部非洲是全世界有數的資源國家,技術水平又很先進,日本所需要的一切資源,南部非洲都有,按說一個有資源,一個有需求,互補性很高的。
關鍵在於南部非洲聯邦政府的態度。
南部非洲聯邦政府也不是說不跟日本人做生意,而是有針對性的課以重稅,導致南部非洲企業跟日本方麵做生意毫無利潤可言,這樣一來南部非洲企業自然就知道該怎麽做了。
南部非洲的貿易企業,主要就是三巨頭的家族產業。
隻要這三家不點頭,其他企業就算想跟日本人做生意,也無法提供日本真正需要的東西。闌
日本需要的是鋼鐵、石油、天然橡膠等發展近代工業必不可少的重點資源,南部非洲這幾方麵的資源,都控製在三大家族手裏,日本人就算花錢都買不到。
其他企業倒是也能提供一些土豆、咖啡、伏特加之類的農產品。
可這些東西日本的需求度也不高。
反倒是高檔時裝、珠寶之類的奢侈品,南部非洲企業放開了供應。
這明顯就是目的不純,日本政府才不舍得用日本女人賣啥掙得那些錢,用來購買這些東西。
南部非洲聯邦政府可恨的地方還不於此。
如果隻是聯邦政府針對和日本的貿易人為設置障礙就算了,南部非洲還在國聯呼籲其他國家,針對亞洲進行貿易禁運,理由是亞洲曠日持久的戰爭,嚴重影響到世界的和平。闌
國聯成立前幾年,南部非洲的影響力還不大,響應南部非洲的國家並不多。
31年是個關鍵的時間節點,這一年南部非洲終於推動國聯通過對日本的貿易禁運,理由是日本在亞洲的非法擴張。
此後,隻有美國還在偷偷摸摸的和日本進行貿易,其他國家都主動減少,或者停止和日本的貿易行為。
這才是南部非洲聯邦政府和日本交惡的真正原因。
至於南部非洲自治之後分批遣返日本移民,以及對日本移民進行嚴格限製這些事,那都是毛毛雨了。
針對南部非洲的“不友好”行為,日本政府多次進行強烈抗議,收效甚微。
換成其他國家,沒準日本人會鋌而走險,說起南部非洲針對日本的行為,三天三夜都說不完。闌
可對於南部非洲,日本還真不敢。
別看日本頂著國際聯盟常任理事國的帽子,真正的情況日本自己清楚,如果南部非洲跟日本開戰,那日本還真打不過南部非洲。
日本人不傻,南部非洲跟日本這樣的國家,打起來拚的就是綜合實力,無論從任何方麵看,日本都占不到絲毫優勢。
德國打法國,還能打閃電戰呢。
日本想偷襲南部非洲都做不到,聯合艦隊得先經過馬六甲海峽,而馬六甲海峽裏有南部非洲的樟宜海軍基地。
就算過了馬六甲,還得橫渡整個印度洋才能到南部非洲,就聯合艦隊那些小短腿軍艦,一路上如果得不到補給,根本到不了南部非洲。
就算到了南部非洲,想想當年俄羅斯海軍是怎麽在對馬海戰中團滅的。闌
看到這裏很多看官老爺估計很懷疑,既然差距這麽大,那日本為什麽敢偷襲美國?
答案是不打不行。
日本經過十多年的不公平貿易,通過戰爭搶來的錢已經全部耗儘。
美國人又是無利不早起的性格,既然貿易賺不到錢,那就直接下場搶,所以日本人很清楚,這一仗不管日本人願不願意,早晚都得打。
美國人當然也很了解日本人,所以在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所有航母恰好都不在珍珠港,戰列艦卻一艘不少的全在。
說了這麽多,隻是為說明一件事,日本政府跟南部非洲聯邦政府之間並沒有血海深仇。
有血海深仇的南部非洲人。闌
南部非洲超過百分之七十都是華人,而華人和日本人之間的仇恨就不需要一一列舉了。
所以被盟軍俘虜的日軍官兵,並不止40萬,很多戰俘在戰場上就地處決,根本沒有機會走進戰俘營。
這40萬戰俘,到現在也隻剩下不到30萬,消失的那些別問在哪裏,問就是因病死亡。
這也可以解釋。
東南亞的氣候,對於東北亞人來說真不太友好,華人也隻有南方人才會闖南洋,北方人很少去。
一個“闖”,充分證明了南洋的風險。
“情況就是這樣——你們都知道,戰俘營裏的工作很繁重,而且疾病橫行,一個瘧疾,就能要數千人的命。”徐誌說得不太詳細,大概意思是有了。闌
反正隻要死了,就都是病死的唄,跟工作強度或者營養狀況沒有任何關係。
就算有,跟南部非洲遠征軍也沒關係,因為看守日軍戰俘的,是澳大利亞部隊。
這件事還要從一張照片說起。
馬來戰役期間,一名澳大利亞戰俘被日軍處死,方式是直接砍頭。
這一幕好死不死,被一名日軍隨軍記者拍下,然後就落到南部非洲遠征軍手裏。
澳大利亞發行量最大的報社,隨後刊登了這張照片。
照片上的澳大利亞士兵被蒙上雙眼,跪在地上,一名日本軍曹獰笑著舉刀,畫麵充滿衝擊性和張力。闌
幾乎所有澳大利亞人都被這張照片激怒了,《悉尼日報》甚至呼籲,要將所有日本戰犯,包括日本國王在內全部處死。
那段時間澳大利亞人參軍的積極性都高了很多,然後東亞盟軍司令部,就將看守日軍戰俘這個任務,交給了澳大利亞部隊。
澳大利亞人不負眾望,交出了半年十萬人的成績,這讓安琪老懷大慰。
當然這還不是結束,隨著戰爭推進,日軍戰俘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中,澳大利亞的懷特將軍親口跟安琪保證過,等戰爭結束後,不會讓任何一個日軍戰俘回到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