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八章 意境(2 / 2)

美女贏家 靈宇 1711 字 2023-05-14






教育工作者們基本同意。

龔曉玲還是說回作品:“說起來很簡單的形式,馮老說是兩個主題的交匯,也很形象,我一開始認為是第三主題鑲嵌到第一主題之上,也是類似的意思。但是聽了景行的演奏,我想提供一個不太一樣的思路,我覺得如果叫賦彩,好像更接近一點。”

“隨類賦彩!”胡教授大聲喝彩:“好,好!”

專家們這一次的點頭好像更誠摯,還帶著高興。李迎珍都笑得燦爛:“就像龔教授說的,本來應該很簡單容易想到,可我們就是沒想到,說明還是要天賦和用心的。”

大家邊哈哈邊嚴肅,就叫賦彩,定了定了,從現在開始這種手法就有學術稱謂了。

龔曉玲挺開心:“景行覺得呢?”

楊景行倒是誠實:“我不太懂,沒聽過。”

“賦彩。”被丟人的賀宏垂簡直要怒了:“賦與色彩,你沒聽過?”

楊景行點頭哦哦:“好高級。”

龔曉玲都背對學生隻跟教授們聊了:“但是感覺還是淺薄了一點,因為作品中,第三主題的融合對第一主題的改變不僅僅是色彩,而且即便色彩的改變也不是目的。我們還是先看色彩,到兩百一十六小節,賦彩看似完成的這個過程,即便拋開第二主題不看,這也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樂段,而除了美,我還能感受到什麽?更多的是什麽?”

你會說就繼續說唄。

“妙!”龔曉玲享受表情:“不是結構的精妙手法的巧妙或者樂思的奧妙,就是妙,我認為這是

一種音樂品格的升華,審美格調的進階。”

“妙哉妙哉!”胡教授站起來了:“我提一下,妙這個字在篆書中,右邊不是少,而是玄字,所以我說玄妙玄妙。”

“胡教授說得太好了!玄妙!”龔曉玲用力拍手:“所以我的觀點是,從這裏開始,《哇哇》這件作品……雖然從整體來看這仍然是一首建立在西樂理論基礎上鋼琴曲,用的是西樂的語言,但是我認為從這一個妙處開始,就能確定《哇哇》的音樂意境,已經是完全建立在中國文化的審美品格之上。”

胡教授還沒坐下,慷慨激昂:“西樂的意象,中國文化的意境!”

“對,對對!”龔曉玲激動得摸胡教授的手臂幾下:“我認為在這方麵,《哇哇》比楊二做得更徹底更高超,更玄妙!”

衛教授沒站起來,倒是高舉起了文件夾是給後麵領導看:“是超越賦彩技巧的!”

龔曉玲更高興了:“就是我想說的,如果我們停留在技術理論上……”

楊景行已經完全懵了,照這種搞法,什麽時候是個頭?模特都要下班了。

如果說“賦彩”都算妙的話,那麽把樂段整理來看,再把樂章做整體分析,進而把全曲上下文聯係起來……專家們都學識淵博想象力豐富。

第一主題賦彩之後第二主題也要賦彩,不同的賦彩手法也可以大書特書,更別提賦彩之後的“溯源”,要上升到正反關係因時變化的哲學問題,看似變了其實沒變。

當然了,教授們最最最期待的還是馮教授所說的“逆比”,在這首曲子中不叫高潮,而稱之為“頓悟”,其實就是雙主題的同時或者先後小幅度逐漸完成的“賦彩”,但是因為賦彩形式和效果都跟前麵分別進行的大不一樣,難度要高出一個級別,所以龔曉玲也給專門選了個名字,叫“互化”。

名字大家都同意了,但借題發揮起來就各不相同,龔曉玲認為涉及了“有無”,但是又展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衛教授覺得也不能忽視互化之外的聲部互相承接,胡教授則強調前後上下的呼應感……

四零二教室熱鬨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李迎珍端了龔曉玲椅子上的杯子起身去續水,然後端給女同胞:“嗓子都啞了。”

“謝謝。”龔老師接杯子喝一口:“我把第二樂章講完就休息吧……互化之後不再溯回,他們慢慢靠近,合二為一,這一段真是美輪美奐,但不是重點,然後怎麽樣?結尾來了!關於全曲的結尾,從融合之上延續出來的這一段,是我跟老賀、李教授最不謀而合的,我們都稱之為——驚鴻一撇!”

除了作曲家所有人大力點頭。

“驚鴻一撇之後的快速如煙如霧消散,近乎戛然而止!”龔曉玲很疑問:“是我們的作曲家對主題的展現和思考已經到了極限而無力為續了嗎?不,我認為這就是審美意境的不同。西方作曲家如果有這樣樂思,他們肯定會大張旗鼓轟轟烈烈完全夠寫出一部交響曲,可是我們的作曲家,惜墨如金點到即止,反而成就了最高的音樂享受,至少是對我而言!謝謝,謝謝大家,謝謝楊景行!我講完了。”

講完的人嗬嗬好笑似乎自嘲,其他人可要正經鼓掌,楊景行還得站起來拍手。

繁體小說網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