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陳德誠馬踏平安京的時候,安倍晴明這位倭國最偉大的陰陽師神色大變,惶恐不安的跪伏在地驚呼:「安倍晴明拜見天將!」
陳德誠當時有些懵逼,在進攻之前,他就聽倭國認祖歸宗的和尚說倭國最偉大的陰陽師在平安京召喚百鬼對付他。
雖說和尚與陰陽師立場不同,但安倍晴明的威望響徹倭國,即便是拜佛陀的和尚也真的相信安倍晴明這位倭國最偉大的陰陽師是有驅使百鬼的本領。
陳德誠作為閩人,對於神神道道的事情,仔有幾分總諱。
鬼神之說,中原也很流行。但身為三軍統帥,陳德誠也不至於讓虛無縹緲的東西嚇得不敢出兵,隻能硬著頭皮殺進平安京。
結果迎接他的不是百鬼,而是安倍
晴明的磕頭跪拜。
陳德誠很快反應過來,瞬間明白戲言問道:「百鬼何在?」
安倍晴明惶惶不安的跪伏道:「天朝神兵天降,中原聖天子,煌煌天威。聖人入得城中,將城中百鬼驅散。安倍晴明今日能夠瞻仰中原聖天子之氣,死而無憾。」
此話一出,原本打算看著安倍晴明驅使百鬼破敵的倭國公卿,亦嚇得跪伏於地,叩拜中原神兵身上攜帶的聖天子的煌煌天威。
便在這戲劇性的一幕之下,倭國核心京畿之地,全部都歸於中原。但是越後、關東、北陸、甲信依舊有倭國殘兵繼續抵抗,不願歸順。
陳德誠勢頭正盛,兵分三路,一路進攻越後,一路進攻東海、關東,一路進攻甲信。
除了甲信因為多山,地形複雜,進展的不順利以外,越後、東海皆很順利。
依照戰事的發展,陳德誠完全有機會平推倭國的,但就在陳德誠一路凱歌高奏,蝦夷國的愛奴人在這個時候爆發了。
蝦夷國也就是後世的北海道。倭國一直都很敵視位於倭島最北端的愛奴人,他們將愛奴人稱之為蠻夷,特別設立了征夷大將軍這個職位,就是「征討夷族」的意思。
從平安時代起,他們就開始針對愛奴人進行了清掃。
尤其是桓武天皇在位時期,這個時候的倭國實力強勁,將愛奴人驅趕出了倭國本島,逼著愛奴人退守蝦夷。
現在愛奴人見倭國滅亡在即,從蝦夷殺了出來,在陸奧、出羽一通亂殺,爆了倭國殘餘反抗勢力的菊花。
羅幼度是為了日後方便治理倭島,並未在進攻的時候製造過多的殺戮,可蝦夷愛奴人卻沒有這個顧忌。
他們本就長期受到倭國的屠戮欺壓,現在有機會報仇,幾乎化身成為了復仇使者,將倭國老一套的三光政策發揮的徹底,真就是所到之處人畜無存……
羅幼度在收到陳德誠傳來的消息以後,當即就讓陳德誠休整待命,同時讓人聯係蝦夷首領,打算乘此機會將蝦夷也一併收服。
不過愛奴人有自己的語言,他們並沒有受到漢文化的薰陶,接觸起來有些麻煩。
羅幼度也不著急,隻是讓陳德誠休整備戰。
倭國殘餘的反抗勢力,不敢放鬆對陳德誠大軍的防守,又不能無視愛奴人的復仇,左右為難。
至於陸奧、出羽的百姓,讓愛奴人殺怕了,紛紛逃往越後,投奔已經占領越後的中原。
倭島還未征服,並非陳德誠能力不行,而是羅幼度有些不放心倭國百姓,他打算在倭島的東北扶持愛奴人,在西南九州道扶持隼人族,以此鉗製倭島本土百姓。
林仁肇、陳處堯並未在臨潢府多待,他們前者要去海參崴建造水師營地,後者直接去渤海故土作實地考察了。
羅幼度則繼續處理契丹內部的瑣事,直到夏末秋初,他準備凱旋回朝
的時候,一則意外又在意料之中的消息傳到了羅幼度的耳中。耶律賢病逝了!
走得極為突然,走得理所應當。羅幼度聽到這個消息,帶著滿腔愁思的嘆了口氣。
自從當上皇帝以後,羅幼度無可避免的體會到了孤家寡人的滋味。即便昔年玩的最好的韓令坤、石守信都有著一定的距離。
耶律賢的出現,卻給了他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兩人很多思想理念都有一定的相同之處。
與趙普、盧多遜的那種揣摩聖意的了解不同,是理念想法的統一。
即便歷史大變,耶律賢並未登上契丹皇帝的寶座,但無可否認,耶律賢這位契丹的中興之主,確實有成為一代賢君的潛能。
在勸說契丹皇族貴族的時候,羅幼度能夠感受到耶律賢身上那
若有若無的威望。
越是如此,耶律賢越不可能留在契丹。
就算他沒有反意反心,憑藉他的威信,自然會有人聚在他的身旁,促使他站出來。
這也是耶律賢南逃的原因,他不願契丹內亂,但是契丹有他在,就不可能不內亂。
若說見一見中原的景象,瞻仰中原文化是耶律賢此生第一願望,在這個願望實現以後,第二個願望就是能夠死在草原,葬在自己出生的地方。
耶律賢小時候受到驚嚇,本就不是長壽之命,南逃的時候,又遭受顛簸之苦,更是如此。
在儘心竭力協助羅幼度促成漢人、契丹人一體的政策以後,他自己斷了藥……
直至心願達成。
羅幼度緘默了好半晌,方才出聲:「讓人以契丹皇家葬禮為耶律賢下葬,定好停靈日子,同朕說一聲,朕要親自弔唁……」
()
1秒記住網:
</p>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