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過新年(1 / 2)







謝凡將近來聽聞種種國家大事都銘記於心,整日閉門不出,一一整理分析。鹽稅、田賦、西北邊患、東南海寇,甚至乾旱地震等等天災,每一類型,謝凡都寫了一套應對之策。

“也不知道能不能打中題目。如果中不了貢士,就當不了縣令了。

如果成績好一點,中個乙榜舉人也是不錯,可以去府、州、縣學充教職。

如果落榜,害。我畢竟還沒滿十八,三年一場,再考三場我也才不到三十。還年輕著呢。許多進士都是三十來歲的。”

他暗自想著,心中對前途又多了幾分期待。

因為會試錄取人數較少,有大量舉人雖然有真才實學,卻遺憾落榜。所以自從洪武年間起,朝廷為了鼓勵落第舉人,也為了選才無遺漏,收攏“遺才”,便於正榜之外,額外增設副榜。

副榜舉人又被稱“備榜舉人”或“乙榜舉人”。這些舉人雖然沒有考中進士,但是朝廷也會任用會試副榜舉人充任各地府、州、縣學的教官。

縣學教諭品階較低,許多舉人不屑一顧。所以競爭並不算十分激烈。但教諭乾得好,也能升知縣。謝凡覺得也算是個出路。

每天讀書備考,十分充實,謝凡隻覺時光飛逝,轉眼便新年將至。

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在北方過新年,習俗與江南又有所不同。

謝凡處於前世觀念,對於過年過節不如周圍人那般鄭重其事。陸家父子與張世賢每日忙於生意應酬,所謂“商人重利輕離別”,常常不在院中。

但是自從臘月之後,隨著新年將近,城中商戶漸漸開始閉門歇業,路上行人也都行色匆匆。陸家父子與張世賢也沒多少生意可談,留在家中的時日漸漸增多。

雖然院中四人都滿腹心事,又遠離家人。出門在外,對過年過節都不甚在意,可架不住尤廚子是個十分積極熱心的。

臘八當日,尤廚子便早早起床熬煮了一大鍋臘八粥。又大著嗓門在院中高喊了一句:“過了臘八就是年!”招呼眾人起床。他嗓門洪亮,又有意提高音量,一時眾人都從睡夢中被吵醒了。

本來昨晚張世賢出門與幾個兩淮鹽商應酬,回來得晚,正想晚起補補覺。大清早被尤廚子吵醒,正老大的不高興。

可一見尤廚子端來的臘八粥,食材豐富,香甜可口。張世賢頓時也不惱怒了,隻三五口,滿滿一碗臘八粥就下了肚。張世賢本來好吃,昨日宿醉,本來脾胃不適,連忙又招呼尤廚子再來一碗。

陸家父子喝了尤廚子端來臘八粥也是讚不絕口。

謝凡見臘八粥中不隻有赤豆、綠豆、大米、小米、麥仁、苡仁、百合、大棗,甚至還有江南特產蓮子和雞頭米,甚至還有嶺南桂圓乾。其中種種食材,皆是軟糯可口,火候正好,調味適中,清甜芬芳。

福順和顧三郎也是年輕貪嘴,喝了一碗又一碗,直到肚皮滾圓。

很快一大鍋臘八粥便見了底。尤廚子得了眾人誇獎,頓時洋洋得意。

因為在臘八粥上大獲成功,臘月二十三,北方過小年。尤廚子又招呼眾人一道吃糖祭灶。在灶王像前供上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圖個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意頭。

院中四人閒來無事,臨近新年也想圖個吉祥,便都笑嘻嘻積極參加了。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

此後尤廚子便嚴格按照民謠張羅起來,將臨近新年前幾日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除了陸才明,謝凡、張世賢、陸平友三位少年平日裏在家多是坐享其成。如今第一次離家在外過年又閒來無事,做些家事準備過年,倒也覺得頗為新奇好玩。

每日裏都有一個主題,在尤廚子熱情張羅之下,也就笑嘻嘻一道忙碌準備。小小四合院之中,年味漸漸濃厚起來。

終於到了臘月三十日。因為一行人都是南方人,所以尤廚子不止準備了扁食,還用心整治了一桌席麵。又端出提前備下的椒柏酒。椒香性溫多子,柏樹則有長青之意,在新年飲用也有納福意頭。

因為出門在外,新年規矩也不如在家中那樣多。四合院裏眾人擺下三桌,一道吃了團年飯。

先照例說了些吉祥話,酒足飯飽之後,又一道守歲。早上起來盥洗完畢後,又同吃黍糕,曰“年年糕”,取了諧音“年年高”的意頭。

歡歡喜喜迎過新年之後,接著是賀年拜年。時下風俗習慣,上自朝官,下至庶人,皆是連日往來拜年。

陸家父子與張世賢皆是備上禮物去拜訪各家生意夥伴。

謝凡則與他們三人不同,最要緊須得到鄉試座師高大人與楊大人,以及房師處拜年。

時下風俗,考生隻尊兩位主考官和直接錄取他的同考官為座主。主考官者,謂之“座師”。同考官者,則謂之“房師”。

謝凡鄉試座師高長德大人與楊偉大人皆是文壇領袖,也不隻做了一次主考,門生故吏實在多如牛毛。若是如尋常百姓一般,人人去他家中拜年,再應酬留飯等等,實在應接不暇。

更何況,如此情況的在京朝官不勝枚舉。所以高官重臣之間,拜年便更不同於庶民百姓。

京師朝官之間拜年是一種虛套的禮儀形式,所謂“望門投帖”之俗,隻講求禮儀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