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新的實驗裝置(1 / 2)







“更智能的控製係統(AI)”</P>

“更加精準耦合的托卡馬克裝置內超高溫等離子體運動規律模型。”</P>

“更加能夠抵抗中子衝擊的第一壁材料。”</P>

“室溫超導材料(常溫和超高溫下能夠滿足更強磁約束和承受更高負荷的線圈材料)”</P>

莫道在一個小會議室的白板上,寫上了這幾行內容。</P>

EASt項目的研究為什麼陷入停滯,就是基於這些大的方向。</P>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已經超出了EASt項目研究團隊負責的內容。</P>

某種程度上來說,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困境,本質上和EASt研究團隊沒有太大關係,也不是他們的原因。</P>

就像是基於室溫超導材料或者其他更適合的材料,EASt的研究員們,當然可以設計一個更優秀的托卡馬克裝置,</P>

但這種材料目前都不存在,也找不到其他更適合的材料。</P>

那EASt的研究員們除了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做一些‘雕花’的活,將現有的材料竭力用出花來以外,又能怎麼辦。</P>

即便是EASt團隊中有合作的材料研究團隊,一直從事著這方麵研究,</P>

即便是EASt團隊和其他從事超導材料方麵的研究團隊一直保持著聯係,</P>

但室溫超導材料,依舊遙遙無期。</P>

莫道看著白板上已經寫下的幾行字,往下劃了個箭頭,</P>

再寫下了幾行新的字。</P>

“計算機中AI模型。”</P>

“湍流問題。”</P>

“材料學理論問題。”</P>

這是基於上麵幾個方向,更本質的問題。</P>

核聚變在理論上是成熟的,沒有太多的疑問。</P>

但不代表,核聚變堆的建造不存在理論問題。</P>

可控核聚變實現遇到的問題,落到最後依舊還是理論層麵的不足。</P>

材料學方麵如同抽盲盒般的研究過程,沒有一個比較‘科學’的理論框架,</P>

讓人遲遲無法找到符合要求的材料。</P>

AI方麵也是同樣的,AI理論並不完善。</P>

等離子體運動模型涉及到的湍流問題更是如此。</P>

看起來可控核聚變堆建造過程中的技術問題,歸根結底依舊是理論問題。</P>

某種程度上,</P>

這就是人類想要在還沒完整滿足‘前置理論’的情況下,</P>

想要通過技術層麵,實現可控核聚變堆。</P>

這當然是有可能的。</P>

不少領域都存在理論滯後,既技術能用就先拿來用,理論後麵再說。</P>

隻是,這種方式放在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中,變得很難很難。</P>

莫道望著白板上,自己寫下的這些內容,</P>

再思索了許久。</P>

最終將‘湍流問題’以及對應的‘更精準的等離子體模型’圈了起來。</P>

沒有室溫超導材料,可以先用零下一兩百度的高溫超導材料將就用著。雖然會帶來設計和消耗上的問題。</P>

控製係統,也是一樣,沒有合適的AI就先用一個針對性的程序先將就用著。</P>

抵抗中子衝擊的第一壁材料,也先將就著。</P>

最後,</P>

莫道選擇的突破方向,就是更精準的等離子體模型。</P>

這個方向,看起來最難,對於莫道來說,反倒是最有可能實現的。</P>

材料,即便是莫道現在去研究,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找到材料。</P>

而等離子體模型涉及到的湍流問題。</P>

最關鍵的是,莫道不需要找到一個通用的湍流模型。</P>

他隻需要找到一個基於托卡馬克裝置的,可控核聚變內等離子體這一單獨情況的理論模型。</P>

不管是物理還是其他領域,一個單獨,特殊情況下的問題,總是更容易找到答案的。</P>

這無疑是降低了難度。</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