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2)

在水何方 一介行李 1707 字 4小時前






上合四大城池三十六鄉集為晉邊陲軍鎮,每大城池各轄數個中城及小城,定王居守北境城,統領上合軍民。定王之下是定武大將軍顧昀,顧昀統管臨川,朝鳳,九溪三座大城。三大城以犄角之勢橫亙高山一側,而另一側便是荒原。定武大將軍駐守朝鳳,派另兩次將統治臨川和九溪,各城駐防同舟共濟,尤其九溪轄地,因地處山腳,常有敵寇侵襲,幾大將互助防禦抗敵,且頗有成效,這兩年城中逐漸安穩。

大城均設護城營,由各營駐軍駐守,營中校場終日有甲士操練,各防營繪於圖紙,以八卦之形匯聚到主帥坐鎮的北境城。而上合住民一半為晉原著民,另一半則是鎮北軍將士。這些駐民男子,每月按期至營中操練巡防,無戰事時便於田間勞作,有戰事時則披甲上陣殺敵。

安武二年秋,上合局勢漸穩,受敵襲最頻繁的九溪城也難得有了一載安寧。

九溪一中等城池名為離城,今春始辦鄉學,學中日日有讀書聲順木門傳出,勞作的男女常在門外駐足,試圖分辨哪個聲音來自自家小兒。

村學學生不足二十,教書先生隻有年逾六旬的古老,小兒頻頻喧嘩惹他高聲說教,然而安靜一時,依然如故。

不知哪日古老帶來一年輕男子,舉手投足間對那男子頗為敬重,躬身引人入內,向眾學童介紹說:“此乃魏先生,往後與吾一同授課,爾等要尊師重道,莫要頑皮混日。”

新師一身墨色衣衫,舉止溫文爾雅,他生了一張如玉俊容,眉眼清亮柔潤,就是瘦削得緊,一看便知是個手腳無力的文弱書生。其口言官語,一腔一調甚是好聽,眾學童對他好奇得緊,圍著他嘰嘰喳喳問來問去。

“魏先生名諱是哪幾字?”

新師寬容笑答:“魏儲依。取自詩句, ‘儲昀幾許佇祥池,依心不改向舒安。’ ”

“魏先生是哪裏人?要教我等多久?”

新師似乎想了下,答說:“魏某來自和州府,至於在此多久,還需日後再定。”

小童更加稀奇,“先生來自和州府?那來此地有可路過都城?定武大將軍便是從都城來。”

新師看向小童,點頭笑笑,“定武大將軍可是顧昀大將軍?”

小童兩目放光,抬頭挺胸,頗為自豪,“自然是顧大將軍,大將軍百戰百勝,打得匈奴屁滾尿流,我爹爹就在大將軍營中。”

小童說完久久沒聽到新師回應,覷向新師,後者低首斂眉,不知在想甚麽。陽光透過窗縫直射其麵,明晃晃地,卻看不清其表情。

古老早膩煩喧嘩,重重咳了一聲,催諸人入席,再向魏儲依比了比手,請其上座旁觀。

老夫子聲音雄厚,語調卻沒有起伏,有小童睡意惺忪,以書作擋伏案入眠。

魏儲依視線掃過學堂,穿過窗牖,投向遠方低沉的天際,那裏一行灰雁向南而飛,似有一隻幼雁落後,漸漸與隊伍拉出一段距離。

鄉學每月收米糧做束修,學堂後有一塊闊地用植菜蔬,側院還養了十數雞羊,學童每日午膳便在學堂用。

如今才到八月,夜裏竟飄起了雪花,地上很快鋪就白毯,平整的一塊毫無瑕疵。難以入眠之人出門賞雪,院中站一會,連連咳喘不停,轉眸見堂屋燃火,便信步走了過去。

古老正溫酒煮茶,見到他來招呼一聲,邀他同飲。

魏儲依道謝入座,一邊烤火一邊與古老話常,溫酒入喉,身子終於漸漸回暖。

古老歎說:“上合八月即已入冬,魏先生衣衫單薄,當多加厚衣保暖,以免凍病了。這裏不比都城,醫者少,且多技藝不精,發熱頭痛都可要人性命。”

魏儲依應下,見古老盞空,執壺為其倒酒。古老又絮絮叨叨說起戰亂,“天下不太平,幾邊國狼子野心昭昭,想並駕齊驅進犯我晉,南疆一直戰亂,北境這裏不時有匈奴侵襲,朝廷兵力分散,定北軍孤掌難鳴,若無定王和顧大將軍一力支撐,想必北境之民未有一日安穩日子。”

魏儲依拾柴放入火盆,沉默許久,問道:“顧…顧將軍可來過這裏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