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周公瑾(1 / 2)







易青從來都沒有過站在台前,成為一代巨星的想法,一開始或許動過這個心思,但是隨著他的事業越來越大,站在台前對於他而言,已經成了一種負擔。</P>

相較於站在台前,享受鮮花和掌聲,易青顯然還是更願意停留在幕後,去做一個推手,甚至是規則的製定者。</P>

但是,如果是《三國演義》這樣的大製作,易青還是非常樂於參與的。</P>

“就這?”</P>

王福林顯然沒想到,易青的條件竟然隻是想要個角色,這個實在是太簡單了,甚至就算易青不要求的話,到時候王福林都打算把他給拱上去。</P>

到現在,王福林也沒忘易青在《紅樓夢》裡演的柳湘蓮,戲份雖然不多,但是絕對出彩,真要說起來,易青在表演上的天分是要遠超其他主角的。</P>

“就這個,機會難得,我也想參與一下,就看您答不答應了!”</P>

王福林聞言大笑,道:“答應,當然答應了,你願意出鏡,我可是求之不得啊!”</P>

之前京台那麼多作品,易青連一個小角色都沒演過,王福林還以為他不喜歡表演,打算就此退居幕後呢,現在願意在鏡頭前露一麵,當然不成問題。</P>

“你想演誰?呂布?趙雲?還是~~~~~~~”</P>

“周瑜!周公瑾!”</P>

演誰,剛剛在和王福林提出要角色的時候,易青就已經想好了,演呂布的話,他的外形看上去不夠魁梧,也少了幾分英朗,演趙雲的話,戲份太多,而且太雜。</P>

周瑜倒是挺不錯的,角色出彩,而且戲份集中,都在火燒赤壁這一章,演完就沒事兒了。</P>

說到底,他既想參與,又想偷懶。</P>

“周瑜?”王福林倒是有些意外,“這個角色的形象,不太好吧!?”</P>

既然是要改編《三國演義》,那麼人物刻畫上,肯定不能按照史實了,曆史上周瑜的真實形象,蘇軾的《赤壁懷古》中那句“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應該更為貼近,而在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中,周瑜則被寫成了一個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的一個人。</P>

而隨著《三國演義》的流傳,周瑜的形象也因此被固定了,很多人了解周瑜都是從《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赤壁就是諸葛亮一人的功勞,就是因為他借東風才贏了曹操。</P>

但實際上,這並不是真的,赤壁一戰真正的領導人就是周瑜,而不是諸葛亮,而讓戰役取得勝利的也是周瑜的功勞。</P>

但這些事情在《三國演義》中統統沒有寫,隻是輕描淡寫了一下周瑜的功勞,而更多的都是把周瑜描繪成心胸狹窄、妒賢忌能的典型,他浮躁多妒、爭強好勝、斤斤計較、目光短淺,因嫉恨諸葛亮的才能高於自己,便屢次對其加以謀害,最後卻被諸葛亮識破,竟被活活氣死。</P>

小說中還著重筆墨寫了四妒、三氣等情節把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戰前後一連串的鬥智、鬥法寫得絲絲入扣,極為生動。</P>

在赤壁之戰前,寫了四妒。一妒在孫權決計抗曹之後。當時孫權表麵答應抗曹,但是內心仍懷恐懼,怕寡不敵眾。諸葛亮看出孫權的心思,讓周瑜再去勸慰。周瑜因諸葛亮技高一籌,恐日久必為江東禍患,欲將其係害。魯肅阻止,並建議讓諸葛瑾去說服諸葛亮,周瑜才未下手。</P>

二妒是在諸葛瑾沒能說服諸葛亮效力江東之後,周瑜又起謀害之心,讓諸葛亮帶兵去劫燒曹軍防範嚴密的聚鐵山糧草,諸葛亮應允。後魯肅來問,諸葛亮說周瑜不會陸戰,激怒周瑜,後又說當前應以團結為重,周瑜恨之。</P>

三妒是在蔣乾中計後,曹操殺了蔡理、張允,周瑜聞聽諸葛亮又識破己計,惱羞成怒,讓諸葛亮十日內造箭十萬,否則軍法處置,沒想到諸葛亮草船借箭,又破了周瑜的計謀。</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