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一邊決死 一邊過節(1 / 2)

問鼎十國 無言不信 2127 字 2023-04-19






羅幼度與潘美幾乎前後腳抵達契丹的上京臨潢府外。「臣潘美,見過陛下!」

潘美身著華麗的雁翎甲,襯托著軒昂的氣概。

這傢夥本就是武臣的顏值擔當,隨著年歲的增長,越發的成熟,氣度越是不凡,尤其是那一臉的絡腮的胡須好似美髯公一樣。

來到這時代多年,羅幼度很多習慣已經融入了這個時代。

最基礎的就是蓄須。

後世已經沒有蓄須的習慣了,為了方便羅幼度後世每天都會用電剃須刀刮兩下。可到了這個時代,他發現蓄須是一種展現男性美的習慣,胡須的有無、長短是資歷的象征,是所謂「年高德勛」。

在古代不蓄須的大概率是兩種人,一種是太監,一種是動了刑的罪人。

沒有胡子會受人鄙夷的。

羅幼度一開始很不習慣,留胡子太麻煩了,尤其是吃飯的時候,經常染上油汙殘渣不好打理。

後來漸漸入鄉隨俗習慣了,也漸漸臭美起來,每天都得花時間打理一二。

不過胡子這玩意跟基因有關,羅幼度的胡子並不茂密,也就唇上左右兩撇微卷的翹髭,加上下顎的細長的胡須。

潘美不過四十年許,卻已經有著如同關二爺那樣的美髯,將他的氣質完美的承托起來,讓羅幼度看得大為羨慕。

「快快起來,讓朕瞧瞧,你胖了還是瘦了··....」

羅幼度大步上前將潘美攙扶起來,上下打量了一番,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北方苦寒,可朕怎麼覺得你胖了?」

潘美一臉笑意道:「那是陛下仁德所致,我大軍所到之處,州府皆是望風而降,準備美味酒食,渴望沐浴天恩。臣一時貪嘴,長了不少的肉。」

這一路北上,他也體會到了戲劇性的感覺,原以為越深入契丹腹心,遇到的抵抗會越嚴重。結果一路而來,幾乎都見不到多少契丹人,沿途所有州府皆是漢人、渤海人、***真人。契丹不讓他們武裝自己,也不乾涉他們的文化自由,隻要如實耕種納稅,乾什麼都不管。結果一個接著一個,投降比誰都快。

羅幼度莞爾道:「此事朕也始料未及。」

說著用力拍了拍他的肩頭說道:「遼東之戰打得不錯,戰報朕是一字不落地反覆看了。能夠在遼東那苦寒之地,對上耶律賢適這樣的敵手,還能屢屢得手,將他逼得不敢出戰,了不起。」

此番分兵,潘美麵對契丹布置的整個遼東防線,先破營州為他中路大軍爭取到了突破鬆亭關的機會,又將耶律賢適困在了遼東一線,隔絕了大定府、遼東的往來。以一旅偏師,完美地完成了牽製任務。

此次決定勝負的兩大戰役,龍山伏擊戰、古羖歷大捷。

龍山伏擊戰有潘美一功,至於古羖歷大捷,首功在趙匡義。

與潘美合兵一處,羅幼度領著兩路兵馬抵達了契丹的上京臨潢府。

如一路上的情況一般,即便到了契丹的國都臨潢府,他們也跟回家了一般,受到了臨潢府百姓的熱情招待。

臨潢府是契丹建國初期在本土興建的第一座京城,當初耶律阿保機在建城的時候已經將漢人百姓考慮進去了。

臨潢府建造的極為輝煌,氣勢雄偉,內分為二城,兩城相連為「日」字形。北城呈六角形,內部又細分由外城和內城,內城為契丹皇城,牆高三丈,設有樓櫓、塔台、倉城、甕城等先進的防禦設施。而南城名漢城,在皇城之南,略呈正方形,牆高兩丈,不設敵樓,也沒有倉城、甕城。

顧名思義,契丹統治者住皇城,外城則是居住著契丹貴族與契丹人,南邊的漢城也理所當然地由漢人居住。

耶律阿保機當年也是防著漢人一手的

,漢城這邊除了城牆沒有其他的防禦設施,估計建造城牆也是為了便於收稅。

因一路上漢人、渤海人、***真人對待中原大軍的熱情,耶律必攝根本不敢連同漢城一起守,擔心適得其反。

其實契丹對於境內的漢人百姓並不差,臨潢府這樣契丹人、漢人同居一城的環境下,雙方早已習慣這種生活。臨潢的漢人未必真就會響應羅幼度的號召,但是耶律必攝不敢賭,為了節約兵力,也沒有在南城安排駐軍。

這一下就讓南城的漢人豪紳們別無選擇了……

羅幼度賢名在外,從未乾過屠城劫掠的事情。在耶律必攝拋棄他們的前提下,不至於為了自保,自發組織民眾反抗。

選擇開城迎接羅幼度這位中原天子的到來也就理所當然了。

走在臨潢府漢城的街道上,羅幼度看著繁華的街景,街道兩側相迎的百姓,揮手叫來耶律賢,對著他說道:「耶律必攝若是願降,朕可以授他王爵,三代之內,衣食無憂。」

看著臨潢府漢人百姓殷實的生活,羅幼度也微微動了些許惻隱之心。相比未來的金人、蒙古人,契丹人在種族之別上最開明的。

不過顯然耶律必攝並沒有投降的打算。

耶律賢還沒有靠近城牆,已經讓城樓上的弓箭手射退,連交談的意思都沒有,做出了頑抗到底的態度。

羅幼度聞訊以後也不再客氣,說道:「想死得壯烈,那朕成全他。」

當即將兵馬一分為四,分別駐紮於北城的大順門、安東門、乾德門、拱辰門,做攻城的準備。

東丹王府。

伊審征長籲短嘆,感慨世事無常。

原本隻是在高麗當一個小小的間諜,很快就可以功成身退。

結果老天好像在給他開玩笑一樣,給耶律休哥帶到了契丹,當了一個縣令,立了大功,就等著武德司的人將他接回潘美的軍中。

然而東丹王耶律隆先愛他才華,將他帶到了上京,還給他在漢城安排了住處。

本打算在上京安逸地等著羅幼度大軍抵達,然後匯合。

關鍵時候又出現了意外,耶律隆先很客氣地將他接到了北城王府,告訴他南朝大軍即來,王府安全。

伊審征急得幾欲嘔血,忍不住暗自吐槽:要不是您過於客氣,自己指不定已經回到汴京,見到自己的母親了。

既來之,則安之。

伊審征隻能硬著頭皮,繼續當他的東丹王門下幕僚。

「伊先生,大王回來了,請您去大廳一敘。」

「這就來!」





//